第1章 秋山镇的客人

作者:千容芳 返回目录
    今年的冬天来的格外早,才十月已是冷风入骨,落叶凋零,秋山镇一如往日冷清,主要街道的店铺几乎没什么客人,过路的行人寥寥无几,只有落叶随风飘扬落下的沙沙声和偶尔响起的单车摩托铃声。

    秋山镇的老街是石块铺路,弯弯曲曲,街道两边的房子又深又暗,大部分年轻人外出打工,仅剩老弱妇孺。

    在街尾有家不起眼的小店,没有招牌,门的油漆有些斑驳,小店门没有全开,是半掩的状态,店内却很宽敞,还有几把看起来有些年份的竹椅子,坐满了等候的客人,茶台边的小凳子上还坐着几个人,相比镇上小店的冷清,这家店真是人气很旺。

    有个农妇打扮的大姐坐在里面,剪着齐耳短发,穿着紫色碎花大棉袄,面色暗沉,眼角有不少皱纹,带着丝丝孤独的神情。脸上表情时而凝重,时而微笑,时不时忽然打个很响的嗝,吸上两口烟,在烟雾缭绕中慢条斯理说着一些事情,等候的客人个个聚精会神,听着大姐的指导,围坐在茶台旁边的人不时恭敬的给大姐添加茶水。

    小店坐满了人,都是来找这位大姐的,他们恭敬的称她梅婆婆,其实梅婆婆并不是很老,看起来也就是五十岁左右,衣着朴素,相貌有些冷峻,鼻梁高且直,没有普通女子的柔和温婉,也许是经历了多年风霜,才有了凌厉的面容。

    这位梅婆婆,不但在秋山镇人人皆知,附近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从事算命风水阴阳问事等边缘行业,梅婆婆跟其他算命先生不同,她不执着金钱,帮忙问事算命没有价格表,一切随缘,各人根据自己的情况随心意给红包,除非是特别难化解的大问题,需要梅婆婆亲自出马作法,才是另外收费。

    来问事的人没有心理压力,无需怕被多收费,最重要的是梅婆婆算的精准,口碑传的甚远,每天过来找梅婆婆询问各种问题的人络绎不绝,后来每天都要写号排队。农村人对算命风水八字格外重视,特别是年轻人的婚配,做父母的都要拿孩子的八字来问问梅婆婆,合适不合适,一旦梅婆婆说不合适,克夫克妻之类的,基本没有商量的余地。

    过来的人都是自己找个位置悄悄坐下来,有个扎着马尾长发圆脸的胖姑娘负责倒茶接待,给每位来找婆婆的人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多少号,听说梅婆婆每天只看15个人,不管是谁,满15人就不给看了。大家都在听着梅婆婆讲的问题,来这里的人都没有秘密,大家都在听着,有的人不好意思,就说是帮别人问的。

    这时轮到一个穿着花衣服的三十出头的女子问事了,女子脸色苍白,脸上雀斑星星点点,她报了自己的八字,又报了一个男的八字,想问问跟这男的八字合适不,梅婆婆听了女子报的八字,在桌面的纸上写下来,掐指算一下,忽然脸色不悦,大声说:“这对八字的婚姻就是镜花水月一场空,子女缘分浅薄难成功,你自己好好的家庭准备不要了吗?”当下那个花衣服心虚的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来不及辩白,梅婆婆又说:“这男的不是真心爱你的,人家只是玩玩而已,不要糊涂啊!”

    花衣服震惊不已,难以置信又想再证明什么,低头喃喃的说一句:“他对我挺好的呀。”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

本站推荐: 头七出棺,真千金靠玄学吃瓜怎么了? 摊牌了,这些怪物我太熟了! 我有三亩灵田 洛凡 慕池安浅 李旭 我一躺平赘婿,怎么封狼居胥了? 当娇娇女穿成农家小可怜 网游重生之千面郎君 出狱后,疯批大佬跪求复婚

阴阳婆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只为原作者千容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千容芳并收藏《阴阳婆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