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皇上不但把董萼给余姚的赏赐给退了回去,还在李嬷嬷面前大骂了董萼一顿,太后不由得笑了起来。
但笑过之后,她也是一样的生气:
“这个董萼,真是太小家子气了!不但为人尖酸刻薄,还吝啬贪财,也不知道她那个当宰相的父亲,当初是怎么把她给培养出来的!”
碧瑶笑着说;“在贪财这件事情上,董娘娘确实是后宫第一,任谁都要对她甘拜下风。”
“亏她想的出来,居然拿自己的一件女红袖品,当作给自己救命恩人的谢礼,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太后故意板起了脸:“所以你现在知道什么叫守财奴了吧?她就是!你可千万不许学她!”
碧瑶很是不屑的撇了撇嘴,鄙夷的说;“我怎么可能学她!平时太后给我的赏赐,我经常以您的名义,赏给宫里那些新来的小太监小宫女们……”
碧瑶突然发现自己说漏了嘴,立刻不往下说了。
太后惊讶道;“什么!你把我给你的那点儿体己钱,都赏给别的奴才了?”
碧瑶脸上流露出了忸怩尴尬的神情,支吾着也没再说出句完整话来。
太后是后宫里的最高掌权者,所以后宫只要有新进来的宫女太监,都要来圣年宫报备过目,然后再由太后自己,或者指派给董萼调配发遣。
而这几年都是碧瑶替太后做这件事,所以每当遇到身世孤苦可怜的奴才,心地善良而仗义的碧瑶,就会以太后的名义给他们偷偷发点儿银子。
这件事儿太后从不知道。
太后用心疼而又赞赏的眼神看着碧瑶,嗔怪的说;“你这傻孩子!自己没有家底儿,还老想着去帮别人。”
其实碧瑶还是有点家底儿的,她虽然急公好义,但也不会把自己的私房钱全都赈济出去,毕竟她自己也有需要花钱的地方。
碧瑶红着脸很小声的辩解:“没有帮多少,一点点而已。”
“说吧,总共帮了多少?给我报个帐出来我给你补上。”
“不用!我平时很少有用银子的地方。”
碧瑶摇着头拒绝,在这一点上她和余姚相似,和董萼就有着天壤之别。
太后见她始终不说,于是从床边的一个锦匣里取出一张足足有一千两的银票,硬塞到了碧瑶的手里。
然后还特意叮嘱道:“先给你补个大数,你要是再敢背着我到处乱发银子,小心我打烂你的手!”
太后平时给碧瑶体己钱,最少也是一次给几十两,而董萼几乎从不给自己的奴才发银子,也就只有李嬷嬷逢年过节才能得到一点她的体己钱,但也不过几两碎银而已。
就连仪贵人都比她大方……
碧瑶推辞不过,只好勉为其难的把银票收了。
单就这张一千两的银票,已经足够她自己在宫里花上半辈子的了!如果是外面的普通老百姓,却一辈子都花不完这张银票!
班嘉佑当政的这个朝代大楚国力富足,不但国库丰盈,而且大多数老百姓也都安居乐业,所以后宫以太后为首的娘娘妃子们,也都算是手里比较有钱的。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