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母得知李安选了个商户女做妻子,李母是百般的不乐意,在她看来最好的选择是清流人家,读书人家,这才是矜贵的人家。
李安才不管李母的想法,他是个注重实际的,既然婚事不能带来权势,那便求个利益。
顺便也能摆脱京都权力争斗的旋涡。
李安是一个很有行动力的人,一方面在负责海盐的事宜,另一方面与孙家走礼,抽空还写了封请安的折子。
李安在折子里提了一嘴自己对一个商户女“一见钟情”。
就如一个冲动的青年,在荷尔蒙的作用下,陷入热恋之中,于是不顾身份地位,也要将人娶回家一般。
孙若霞的那张脸,真的极具说服力。
皇上看到请安折子的时候,对周顺海提了一句:“李如山看着沉稳,骨子里还是个意气少年人,仅仅因为一副皮囊,就想着将美娇娘娶回家,还是太年轻了。”
周顺海难得附和了一句:“少年人,总是轻狂的,不过才子佳人,也算是一番美谈。”
皇上问:“查一查这孙家,背后可有什么牵扯。”
“是。”周顺海领命,心里想的却是,这成安县伯倒是个聪明的,现如今娶一个商户女,虽然地位上差点,但好处不少,商户陪嫁一般都多,而且最重要的是不用卷入京都的争斗中。
周顺海去查了,这孙家是海商,但算不上顶尖的那一批,只能算是还不错的那种,背后也没有什么顶天的靠山,只是按惯例给漳州的几个实权官员吃干股,跟京城这边没什么牵扯。
其实,这也是李安精挑细选后的结果,也不是没有更好的人选,只是背后跟京都有牵扯的太多,李安为求稳妥,才选了孙家。
孙家若是跟京都有所牵扯,当初也不会被一个知州拿住命脉。
在走完六礼后,李安便将新娘子娶进门。
之所以这么着急,是因为李安准备将晒盐的结果上呈朝廷,在这期间,肯定会有很多盐商会对自己出手。
现如今能与盐商抗衡的,就是海商。
李安是准备吃软饭,借助海商的力量保护自己的安全,至于朝廷……说实话李安还真的信不过。
李安是很惜命的,就连婚事,也更多的是为安全做考量。
但李安也对孙家透露过原因,如果孙家不愿意,李安也不会强求。
孙家也想着富贵险中求,更近一步。
因此,双方属于是各有所求。
大红灯笼高高挂,十里红妆。
傅灵蕴看着一抬抬的嫁妆抬进这通判府,总觉得这通判府,竟然放不下这么多的嫁妆。
傅灵蕴想:李如山倒是好算计。
李安看着这些嫁妆,只对李盛道:“将这些东西整理一番,嫁妆单子一式三份,一份寄回族中寄存,一份交由官府保存,一份交由孙家保存。”
李盛问:“包括那些压箱的银钱吗?”
李安点头:“一同记录进去。”其实,从始至终,李安也没有想过贪图妻子的嫁妆,他只是需要一个名头,至少京里的那些人需要一个名头。
一个眼皮浅贪财好色的“李如山”,跟一个百般拉拢不为所动的成安县伯,想来京中的人更想见到的是前一个。
果然李安娶了一个海商女为妻这事传到京都后,京都不少人都暗自鄙夷,觉得李安自甘堕落,一个县伯居然跟商户结亲,这吃相也太难看了。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