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自请离京

作者:蜀中说书人 返回目录
    “你自请离京?”皇上听完李安的陈情,意味不明的问道。

    李安跪下叩拜:“臣李安自请离京,下放地方,为老百姓做些实事。”

    皇上问:“是他们逼你逼得太过,你才自请离京的?”李安六部轮值跟翰林的遭遇,皇上是知晓的,皇上以为李安是被几方胁迫,才自请离京的。

    李安道:“臣自读书那日,臣的启蒙恩师问臣,臣读书是为何?”

    “那你读书是为何?”皇帝顺着他的话问。

    李安接着道:“恩师第一次问臣,臣的回答是:不为国,不为民,不为天地,只为自己,臣出身贫寒,为读书而读书。在臣第一次考秀才的时候,只得了童生,后来才得知是被县令压了名次,那时的臣只是一个童生,读书只为不再被人压迫欺压。中了秀才后,臣因寻不到好的老师,与友人游学,由南到北,再到边疆,见过富庶繁华,也看到民生艰难,回乡后,恩师再问臣为何读书?臣言:臣胸无大志,也没有经世济民之才华,臣读书是为做官。做官是为做一个好官,一个为百姓做实事的官,想让治下百姓一日吃得上两餐,有一餐饱饭,冬日能有一身棉衣御寒,油壶中有油,盐罐中有盐,子孙桶中无溺死的婴孩,此乃臣在恩师面前立下的志愿,虽九死不可改也!”

    李安的语调平平淡淡,平铺直叙,没有任何的修辞,只说出了自己的心中所思所想。

    但就是这样的话语,却尤其的触动人心,特别是那一句,想让治下百姓一日能吃上两餐,有一餐饱饭,最是触动皇上的心,也让皇上彻底想明白,李安这样的人,不应该埋没于朝廷党争之中。

    李安退下后,皇上想了许久,他问身旁的周顺海道:“周顺海,你说朕是不是一开始就打算错了?最初,朕是想用成安县伯引出那些有不臣之心的人,之后,朕是想让他作为搅浑这一池浑水的人,将朝中的人彻底清洗一遍。朕知道,这几年朝政腐败,朕的几个孩子,也被朝臣裹挟,走上了不归路,朕也想改……可是,现如今已经不是朕想停下就能停下的了。”此刻的皇上垂下了他一直昂扬着的头颅,像一个平常的老人那样,失去了精气神。

    内宦首领周顺海站在一旁,没有言语,脊背弯得更下去了。

    因为周顺海知道,皇上只是想倾诉一下,这个时候作为奴才,那就要当自己是聋子,是哑巴。

    做奴才的要记住一点,永远不要跟你的主子互相倾诉心事,要记住自己的身份,你只是一个奴才,这是周顺海能在宫廷内活到至今的原因,特别是你的主子是一个生性多疑的人,更是要如此。

    在皇上当初选择平衡朝堂的时候,就已经料到了如今的局面,即使没有了成安县伯李安,又会有另一个人,去做那搅浑一滩浑水的人,将朝堂重新洗牌,这些臣子,不过是君王手中的棋子,这颗棋弃了,棋盘中还有成百上千颗棋子。

    成安县伯李安考入翰林,不足一月,就被皇上外派到沿海地区做官。

    有人说成安县伯李安是失了圣心,沿海贫瘠之地,除了几个靠海港为生的县城外,其余地区是难以做出成绩的。

    但又有大臣认为,皇上是看重李安,虽然是外放做官,一般翰林检讨外放出去,都是从知县做起,由从七品升至七品,但李安不一样,他直接就是正六品通判,一跃两级,可见陛下的看重。

    李安带着家眷离京的那一天,郝平带着妻子傅灵风一起送行。

    郝平折柳相送,李安收下柳枝,对郝平道:“云平兄,珍重。”郝平成亲后,他的岳父傅清山就为他取了字,取“云平”二字,因此李安便改口不再叫他平哥儿,男子成婚后,一般都不再称“哥儿”。

    “哥儿、姐儿”是对未婚男女的亲近称呼。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

本站推荐: 顾长生 江峰李梦瑶 沈知颜霍景澜 朱克清 林轩杨娜 开局全系法师,技能全部自动满级 第一豪门龙婿 侯府美厨娘 洪荒:我竟然也是盘古正宗 杨鹏

农家子的:科举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只为原作者蜀中说书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蜀中说书人并收藏《农家子的:科举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