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第二只篮子(1/2)
胡杨本想派车送王书宽副镇长,却被他笑着婉拒。还真不是他刻意避嫌,而是镇政府距离这里真的很近。从厂区走下去,也就二里地的距离。
用王书宽的话说:“就这二里地,我就当是消消食儿。只要以后我想借车的时候,你们厂能给个方便就行。”
送走王书宽,胡杨才有点明白过来。这个丹东的经济水平,相比他之前待的城市差距不小。轻工业再发达,在这个年代也远远不如一个普通重工业城市。
上午赵磊和周旭已经组织工人,把所有的零件都卸了下来。一应的准备工作也都做好,就等胡杨和项凌江下命令,就可以立刻开始设备改造。
鲁正伟召集了所有带职称的工人,其中也包括了之前反应很“聪明”的几个人。
胡杨悄悄的比划了一个手势,项凌江立刻会意。他走到两名技术员身边,悄声说了几句。
赵磊走到鲁正伟身边说了几句,然后高声喊道:“除了几位钳工师傅,其他人都跟我去库房。”
周旭在人群中把几个钳工点了出来,其他人便跟着赵磊离开了车间。看得出有一些人不太乐意,想要留下来。但可惜,胡杨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
这就能看出小厂和大厂的差距了。这些人大多都四级工,没有什么老师傅。好在这次设备是以改造为主,对钳工的要求不高。
但为了以后发展考虑,高级的技工师傅是必须要有一些的。胡杨抓了个空挡专门和项凌江说了这事。人才永远都是一个企业的核心财富。
人才的积累和培养都很重要,要从现在就开始重视起来。不管是挖角还是返聘,不管是不是现在急需的,只要是人才就先弄过来再说。就算是白养着也要养。
胡杨也不是第一次表述关于人才的看法,项凌江明白他的想法。
安装改造的过程还是很顺利的。因为这台高频感应设备的型号,和他们在技校研究的那台都是一样的。就连这设备的出厂时间都差的不多。
过程的顺利也是意料之中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胡杨觉得应该稍微保密一下的原因。
本身技术门槛就不高,如果成品的外形和细节再泄露,那同类竞争者产生速度就会更快了。
改造进行了半个多小时之后,周旭告诉胡杨:“按照现在进度推算,改造安装一天的时间就够了。明天下午就可以开始调试和试运行。”
而另一边,库房中赵磊正在给工人们讲解刀片分级标准。稍后还会简单的讲解一下高频感应堆焊的原理。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