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正式投产(1/2)
关于周校长的身份,胡杨是特意提醒过项凌江的。让他不要猜更不要查,所以项凌江一直就把他当做是一个真的校长。
与校办工厂的合作细节,早已经谈妥了。今天就是正式合作的第一天。原则上的华夏科技和校办工厂的合作模式的委托加工。
由华夏科技购入原料并负责销售。校办工厂方面负责加工,并提供场地储藏成品。每一件的加工费是五毛,包括焊料、人工、电费和设备损耗。
至于这些刀片出售之后华夏科技能够获得多少利益,就与代加工的工厂没有关系了。
项凌江去丹东是很早以前就定下来的,所以这边现在的实际负责人就是赵小白。项凌江随时都可以离开。
除了先锋农机厂的旋耕刀片之外,他们还联系到另外三家生产厂。两家在河北,一家在吉林。
两家河北的厂子是按照八毛一片收购,而吉林的是九毛。这一毛钱不是差在质量上,而是运费。
其实这些的厂子生产的旋耕刀片质量上基本差距不大。问题也都是原料钢的质量不达标。而这也几乎是个全国性的问题,根子其实还是在的原料上。
钢铁的原料自然就是矿石。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这个我们上小学就知道了。但丰富的同时,品级也很重要。
中国国境内探明铁矿规模很大,但问题是品位都不高。而同时中国从五六十年代开始,一直到今天都是全世界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
可以直接投入炼钢炉炼钢的铁矿石旧称“平炉富矿”,可以直接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旧称“高炉富矿”,都带个“富”字。这些富矿最好是磁铁矿和赤铁矿,它们的含铁量都在70%以上。
贫矿,或者是有害杂质较多的铁矿,则需要先经过选矿,成本一下子就上去了。
铁矿石的分类十分复杂,可以按主要成分、有害杂质、结构形态、脉石种类等许多角度来分,每种角度都能分出许多种,工业上选用哪一种,对应于什么样的工艺流程,有非常多的讲究,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安徽工业大学,都有专门的科研力量,致力于研究如何利用我国储量庞大的贫矿。但这的确是一个大难题。
而在八十年代,进口高品位的富矿都专供大国企,产出的钢铁也都是计划内调拨的紧俏物资。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