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项凌江的发小(1/2)
办公室里的其他人都应该是跟着领导出差了。胡杨左右看了一下确认没人之后,才拿起电话拨通了项凌江给他的号码。
电话很顺利的接通。项凌江给了胡杨一些好消息。
相比胡杨这边,项凌江今天要过的顺利得多。北京本地人又有关系,再加上各个部门为了迎合上头新政策,都下达了私营企业的相关指标。
按照他们的估计,最多再有两天,就能办好所有的手续。
电话中胡杨并没有和他交流太多。约定了碰头时间和地点之后,胡杨立刻跑去了资料室。
就算知道是被故意刁难,这两份报告都还是要写的。
一份水电机组国内外概况。另一份关于国际万吨大乙烯制备设备发展概况。
这两个都是覆盖面非常大的题目。真要详细的系,都可以出本书了。
真要是认真做,一两周都是有可能的。而方宏伟却只给了胡杨一天的时间。
按正常套路是肯定弄不完的。但这个新来的方宏伟显然并不了解,冶金局的资料室里有多少好东西。或者也可以说,他的业务水平很普通。
要换成以前的徐淼,就不会把领导布置的题目扩大,而是会缩小到具体项目上。那才会真正给胡杨制造麻烦。
水电机组的国内外概况,其实重点还是国外的部分。八十年代水火电机组都还不能完全国产化,主要设备都还依赖于国外引进。
至于另一个,题头就说了国际。万吨大乙烯项目以前也搞过国际化大会战,可惜结果并不理想。
水电机组和大乙烯项目,都属于与民生相关的工程,所以报刊杂志上不乏各种统计汇总。胡杨就记得其中几篇。虽然时间上都是八九个月,甚至一年多前的。但用来应付这份次差事应该足够了。
晚上七点,胡杨开车来到了南城的一家国营川菜馆。项凌江早到了一步,要了一个小包间。
除了项凌江之外还有一男一女两个年龄差不多的年轻人。项凌江的介绍秉承了自己一贯的风格,没有多余的废话。
指着胡杨:“胡杨,战友。”
转向另外两个人:“赵援朝,赵小白,发小。”
胡杨一脸微笑的和两人握手,余光却从项凌江的脸上看到了罕见的无奈。他不是一个不知轻重的人,就算想介绍朋友也不会选择今天这个机会。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