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齐衰赵燕起(1/2)
“同学们下午好,大家上节课上的是什么课啊,怎么一个个的都趴在桌子上,觉得自己还困的出去洗把脸再回来上课吧。”
“大家加把劲儿,今天已经周四了,明天再上一天课就可以休息了。”
第四部分:公元前330年—前280年。
“关于这一部分我们先了解一下诸侯国的主要走势,即这时期的齐国逐渐衰弱,而赵国因为胡服骑射改革逐渐兴起,燕国也因为乐毅改革逐渐发展起来。”
“接上节课说到的苏秦合纵,已经跑到秦国的张仪就建议秦国使用连横政策。”
张仪在秦国为相(328),劝秦王拉拢自己身旁的韩国、魏国和楚国,以此来破坏六国的联盟。
总结,合纵是建议六国联盟,连横是建议秦拉拢东边的诸侯国。
“这连横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拉拢魏国。秦国当时派张仪去攻打魏国,然后抢占了魏国的一个城。”
“抢了之后,张仪就跟秦王说,我们把这个城还给魏国吧,再送一个公子到魏国当质子,这样的话,拉拢魏国岂不是小意思了。”
“秦王答应后,张仪马上跑到魏王面前说,你看我们秦国对你们魏国多好啊,竟然把打下来的城池还给你,你们可不能白收礼啊。”
张仪:虽然我们打了你,抢了你东西,但我们还给你了,所以你要感谢并送点礼物给我们。
“魏王后面大概是思考了一番过后,觉得自己不送点礼物的话,秦国可能还要打他,就送了不少土地给秦国。”
送的是上郡十五县和少梁。
上郡是现在陕西的一个县,而少梁是当时的一个小诸侯国。
“过了三年(325),韩魏两国可能是已经对抗不了秦国了,于是双方互相称王,合作抗秦。”
“次年(324),秦国的秦惠文君正式称王,称秦惠文王。同年,很多诸侯国都争相称王,甚至是一些二流诸侯也开始称王,其中就有宋国、中山国等。”
“讲到这儿,除了韩魏,其他几个诸侯国也想抗秦。所以韩赵魏齐燕五国结成联盟,一起出兵伐秦,结果五国联盟都没有打赢一个秦国。”
五国伐秦,发生在前318年,因为这一战,六国对秦更为忌惮。
“说完秦,我们现在再把视线转移到燕国身上。”
这时期的燕国国君名叫燕王哙(kuài),他有野心,但智商却没野心高,所以被秦按在地上摩擦。
时间久了,他就佛了,躺平了。
“燕王哙手底下有个权臣叫子之,子之天天跟燕王哙讲,你想成功就要跟成功的人学习,叫他学一下尧舜禹的做法。”
“燕王哙仰慕尧舜禹,对他们的禅让制也很好奇,被子之说久了,也就被洗脑了,最后真想学尧舜禹的做法把君位禅让给子之。”
“这时候燕王哙的儿子,燕国正统继承人,燕太子平就不能忍了,他不同意燕王哙把君位禅让给子之,所以双方的人撕成一团,燕国内部一片混乱。”
这场继位之争,也叫子之之乱。
子之之乱发生的时间是在公元前320年到前314年。
“在燕太子平跟子之互撕的时候,齐国听说燕国现在内乱,就以扶持燕太子平继位的名义出兵攻打燕国,最后不仅把燕王哙杀了,把子之也杀了,还毁其宗庙,迁其重器(314)。”
燕太子平:虽然我能继位了,但我并不想通过这种方式继位啊!
“同时中山国也趁机攻打燕国,抢占了燕国十多座城池,导致燕国差点灭国。”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