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郑人避王驾,姬友讨虚封(1/2)
内史叔垚欣然领命。
姬宫湦补充道:“尔尽管放手去作战,即便出现疏漏,孤王亦不会怪罪。”
“谢大王厚待!”
内史叔垚本就尚武好战,初次上阵便当统帅,自然更为用心。
疾行两日,虎贲军便顺利抵达郑地疆界。
料想中的乱象并没有出现,郑地国人正在田间劳作,驻守甲士更是散漫松懈。
见到天子旌旗,竟然无人上前迎接,反而在远处指指点点。
姬宫湦不禁好奇:“莫非郑伯奏报有误,条戎并未犯边?”
内史叔垚道:“郑伯确有收到讯息,太尉倔突亦在蓝田大营传阅,此事不应有假。”
猜测无果后,姬宫湦只得命寺人尨去打探。
费了一番功夫,总算找出其中缘故。
究其原因,竟是姬宫湦。
周宣王在位时期,将胞弟姬友封于郑邑,郑国由此建立,姬友由此称郑伯。
郑地本属于王畿东疆,郑伯姬友受封,却一直在朝中司职,仅将家眷迁徙进郑邑。
郑地百姓不受郑恩,仍以王畿国人自称。
姬宫湦的残暴昏庸之名,早已在郑地广为流传。
路途遥远,信息闭塞。
此时的郑地国人,感知还停留在姬宫湦宠幸褒姒之初,以为天子欲壑难填,突发奇想到郑地选美。
郑地国人自知无力抵抗,索性选择视若无睹。
至于条戎,确实偶尔进犯郑地边疆,但都行同盗匪,劫掠完粮食牲畜便会快速离去。
贴近中条山的芮国,才是条戎劫掠的主要目标。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