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问及之事,必定是高瞻远瞩的经中要点要义。只是我年龄小,底子薄,恐怕我所说的答案难以得体达标。太皇太后是我皇宫或者是大明之内。当属大菩萨。修为之高,丰收早有耳闻。我只好斗胆回应,请你问就是啦。”
“老身想问的第一个问题是六祖惠能的一句话:心无所驻,而生其心。请问高太保如何理解?”
“心之所驻,耳目眼前,或俗或中,多时无法释放,俗念生,身不由我。念之所处,源自本心,无所驻,皆因心归心,意归意,难明其状,是上善若水也。也是佛之高义。”
太皇太好听了茅塞大开:真想不到这个小伙子有这般境界?区区几句话,看清了释放了人间的小九九。
“高剑,在佛界还有‘相由心生’之说。能否为老身指点一二?”
“好吧。人由相表又可内观其心。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或者是在日常生活当中体现出来的气质和表现,均为儿戏。唯佛说初心也。单纯在佛教当中,思考相由心生,其本意是指历代高僧通过长期修炼,把相跟心得以贯通。与当下俗人俗事相异。但无修为表现自然,本心上善。以自然贯通,行云流水为境界。
常人所说‘想由心生’,仅仅是文字游戏而已,不足为论。”
接下来太皇太后没有继续再问第三个问题。在她看来,仅仅这两个问题就让她吃透了高剑的境界。
她忽然想到一个问题:
“高剑呀,你的修为达到如此境界,难道没有拜过师吗?学佛修身闭门造车,永远达不到成功的彼岸。即使有一般品位的老师相教,也是原地扎钉,不思近前,也是佛家的一种境界。对于常人来说这叫碌碌无为,画地为牢。你的师傅是谁呀?”
其实,高剑是个有福之人。他在穿越到这边之前,爱好广泛。曾经跟著名的禅学大师南怀瑾有所交流。南怀瑾把自己经营一生写出来的几本书,送给高剑。高剑通讲习完这几本书时候。境界直达上承,弄明白了人间的好多事情。
是他绝不能把南怀谨的名字透露给皇太后,这是一个五百年以后的禅大师,他竟然是自己的老师?怎么睁着眼睛说瞎话?何况坐在眼前的是太皇太后呀,这把年纪还要她智商税吗?
再说啦,太皇太后现在从感觉上就很喜欢自己。
“回太皇太后,我确实偶遇过一个奇士,不过我他跟我的师生之情不过两月有余。”
“他的法号是什么?如果在八十岁以上,说不定老申还会认得他呢。我曾跟先皇参禅悟道几十年。他喜欢炼丹,我喜欢佛义。等他撒手西归之后,我把全部的生活心思都放在了参禅悟道上,老实说我不喜欢丹药,至于原因是什么,我也不清楚。对了,话说得长了……你的师傅名字叫?”
“觉一。”
“孩子,你说什么‘觉一’?!‘觉’一的‘觉’是不是‘觉’!”
高剑没有想到听到恩师的名字,太皇太后竟是如此诧异又欣喜。他现在才知道那个破老头更是个硬货,当初让他育经可在他的脑壳上奖赏了好铁核桃。
现在想来,我这师傅的心性可见一斑,就连名字“绝一”,似乎弄懂“一”。可以尽知闻天下事。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