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启航(1/2)
汪承宇很尴尬,回到实验室的第一个月就遇到了大项目。
时年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中国盾构施工已经非常成熟,但是在自制装备领域还是被外国远超,在2009年以前,中国的盾构掘进机85%依赖进口,其中70%份额来自于德国路德公司,这个与华铁打了十几年交道的老对手似乎不想放过刚刚诞生的实验室,从市场上开始找麻烦了。
“越江隧道?”
听到这个工程项目的名称时汪承宇知道,挑战来了。
盾构机是装备领域的奢侈品,它的奢华体现在“私人订制”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不同的工程需要打造不同种类的盾构机,本次需要穿越的是钱塘江。
听到这个名字,就知道工程难度可想而知,作为世界顶级大潮的存在,钱塘潮是工程人员的噩梦,即便是对盾构施工已经非常专业的隧道集团来说。
“如果只是6.2 m外径的小盾构断面,咱们实验室必须拿下。”汪承宇握紧拳头,很有信心地说。
回归实验以后,虽然没有强逼耿家辉履行诺言,但是这家伙却念念不忘“胯下之辱”,逢人便说汪承宇是仗着爷爷和爸爸的威风。
如今也该显露出自己本事了,不然真叫别人看成二世祖了,虽然先前还有过短暂的“吃软饭”的经历……
谭雅知道,自己的儿子虽然轻狂了一些,但是没有把握的事是从来不会答应的,只是小直径断面的工程,牛刀小试吧。
对于这个才华横溢的后生,严开明也做足了姿态,甘居顾问角色,而徐复文这个借调来的顾问越来越不务本职工作,三天两头往实验室跑。
到底是给谁来当顾问的?若不是一直以来打嘴仗不是对手,陆凯德恐怕会直接当面骂娘。
“让这小子领跑会不会说我们太偏心?”徐复文的关心重点不在工程方面,这位见过大世面的总工程师自然不把这种小直径穿江隧道放在眼里,他的目光更多的集中在这位被寄予厚望的后生成长方面。
“谭雅的信心很足,钱塘江应该不是问题。”严开明有些忧虑,他担忧的本身不是汪承宇有没有能力领跑本次项目,而是在市场竞争方面,“听说鲍尔又来了。”
“那条老鲍鱼?”徐复文提起这个名字就气不打一处来,十几年过去了,当初城下之盟的耻辱他可没忘记。
没忘记的不止是徐复文,整个体华铁隧道集团也不会忘记,拼尽全力也要和路德集团拼个高中低下,好的设计方案必不可少,这一点上就看年轻人能不能有更好的创意了。
“要穿钱塘江的地铁需要面临的难题很多,不仅要考虑地质,还有水文,河床冲刷线的位置必须高度重视……”
从接到这个方案设计开始汪承宇就开足马力说服了集团领导采用他的设计方案,本设计团队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是个年轻的队伍,而这个年轻的队伍正在书写着自己载入史册的启航……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