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四章 黄芪,味甘,微温(1/2)
“是啊,我们自己在遗忘,在嫌弃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瑰宝,倒是老外把中国的东西当宝贝!”
“你看看臭不要脸的棒子国,棒子国从咱这学习的中医,到他们那里就成了韩医了!”
“说到底,还是咱们自己不知道珍惜!”
“是啊,老祖宗几千年总结出来的东西,岂能是他们几百年搞出来的东西可惜比较的,可惜啊!”
“是啊,中医难学,现在有多少人会把精力放在一个漫长学习中医的过程之中呢?”
“是啊,中医难学,我们看《典籍里的中国-李时珍》的时候,就知道,古人也知道中医难学,难在大医精诚,李时珍30岁考功名不成,第三次求父亲学医!父亲再次以学医之难劝告他!而他表白心志如铁,不畏艰难!李时珍一生贡献给医书,他这样写到: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行医难,难在上山采药,荒山野岭,蛇熊出没,危及安全!
行医难,难在药性药理繁多,需要一一仔细斟酌再用!
行医难,难在每个人的病情病理各不一样,丝毫不可错,错了就是杀人呀,一个个家庭的完整与幸福托付与你,重担呀!看到无力回天的时候,感觉身受挫败,怀疑自己是否有资格行医呀!”白子豪也是一阵的叹息,心中也是深深的无奈,大医精诚,这是古人对于医学的尊重和对病患的重视,但是要做到大医精诚,实在是太难了。
“古人对于医学的态度要远比现在人重视,真正做到了医者仁心,真正做到了宁可架上药生尘,但愿世间人无恙,李时珍而立之年开始学医,因为遇到假人参,所以立志著书。
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集明朝以前本草学之大成,首次采用纲目体系为药物分类,开创了历代本草著作之先河。全书共计52卷,近190万字,其中记载了药物1892种,附有药方11096首,绘有药图1109幅。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曾多次引用过《本草纲目》,并将之称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1953年,李时珍的肖像被镶嵌在苏联莫斯科大学新落成的校舍,大礼堂的走廊里和李时珍并列的,还有牛顿、哥白尼、居里夫人、达尔文等世界著名科学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1年5月公布的“世界记忆名录”中,《本草纲目》和《黄帝内经》一并被收录,也是仅有的两部中国医学典籍。”
“古人的这份心性,这份胸怀天下的医者之心,是值得我们后背医学工作者好好学习和参考的,有一颗一心为病患着想的心,才是成就大医精诚的基石啊!”白子豪有些叹息的说道。
“大大说的极是”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