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代完许二妹,杨飞又扭头看向一旁的二队队长杨二柱。
“二柱哥,咱们队的蔬菜基地,要走一条完全创新的路子,咱们队之前的菜园子地块板结的厉害,所以要带领队员们先将所有土地进行翻新,重新播种,种下的蔬果要尽可能的品类丰富。
什么菠菜,白菜,黄瓜,西红柿,茄子,能多种就多种,不要死板的只种一两样。
警备团的战士们每天需要大量的蔬果,如果每天都吃相同的菜式,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折磨。”
杨飞的话让杨二柱有些犯难。
“咱们队上的土地,本来就品质低,如果还要加上那么多花样,只怕成活率不高,达不到供货要求。”
杨二柱心里清楚,梧桐村三面环山,土地大多数都是砂土,。
沙土砂粒含量高,虽然通气性、透水性好,但保水保肥能力很差,水分和养分容易流失,不能为蔬果生长持续稳定地提供必要的水分和营养物质。
例如种植白菜等需肥水量相对较大的蔬果时,产量往往难以保证。
而一块好的适合种植蔬菜的土壤,必不可少的是有机质以及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无法满足蔬果生长发育对养分的需求,不管种植哪种蔬果,都会因“营养不良”而难以达到正常的产量水平。
梧桐村的土地是出了名的贫瘠。
多年来,种出来的蔬果就连本村人都供应不上,眼下还要拿出多余的来卖给警备团,确实是一件异想天开的事。
“种子和土壤的事你就不用管了,到时候我会想办法,你要做的,就是按我的要求,带着队员们把土地翻新一下,后续拿到种子之后,我会再教你怎么建遮阳网,怎么建防虫网,怎么建通风设备、加热设备,我们要做的不是普通的土地栽培,而是设施栽培和精准滴灌种植法。”
听着杨飞嘴里冒出了一个个听不懂的专业术语,在场的所有人都呆愣住了。
这还是他们认识的杨飞吗?
他们种了这么多年地,还是头一次听到什么设施栽培精准滴灌,还要建什么遮阳网防虫网,还要通风,还要加热。
要不是旁边站着公社书记郭天放,他们肯定得奚落杨飞一番。
种个蔬菜,至于吗?
而且这么一通折腾下来,真的能提高产量吗?
即便是产量提高了,能高产到既满足全村人的用餐需求,还能拿出多余的卖给县警备团?
原本以为拿到订单就是一桩喜事,没想到,一落实下来,桩桩件件都是问题。
“可是你说的那个什么设施栽培、精准滴灌应该需要不少的工具吧?咱们可都没见过那些东西,要怎么弄?”
杨二柱双手插兜,皱着眉问。
梧桐村现在已经穷得叮当响,如果为了那一个蔬果基地要去买设备,估摸着要花不少钱。
没钱一切免谈。
“二柱哥果然是个行家里手,如果要做设施栽培和精准滴灌种植确实需要很多的设施设备,比如说滴灌管,过滤器,压差式施肥罐,压力调节器,控制器,储水池等等,这一系列的东西都需要重新配备。
咱们村现在集体账户上已经没有钱了,还欠着县医院350块钱,所以要从村集体的小金库中拿出钱来买设备,肯定是办不到了。
但是我有一个办法可以弄到这些东西。”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