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甘蔗梢头活力最好,发芽率高,长势也好,容易获得丰收。不过没得选择的话,就只能全部用上了。
把田地整理好以后,间隔一定的距离,挖一个一尺半宽的正方形坑,放适量的水,让泥土成泥浆状,然后把甘蔗横放在坑里,稍稍压实,等甘蔗苗生根发芽。
一般需要三十几天,甘蔗苗就发芽了。发芽后,去细留粗,每个坑内留一定数量的甘蔗苗,就可以了。接下来,就是防虫防病了。
等甘蔗长高了,就要往甘蔗根上培土,用锄头把沟垄里的土挖耙到甘蔗的底部,形成一条垄子,这样,甘蔗不易倒伏。
土培好了,沟渠也挖好了,沟底的淤泥也别放过,它是甘蔗最好的肥料,堆到甘蔗的根部,可以促进甘蔗的生长。
随着甘蔗的生长,底层的叶片自下而上逐渐枯黄,这时就需要剥去枯叶。甘蔗叶尖利割人,剥甘蔗叶的时候,最好“全副武装”,不然手和脸都会被蔗叶割得血珠点点。
剥完枯叶的甘蔗,为了补充肥料,最好把叶子剁碎,放到甘蔗根部,用土盖住。到了秋天,甘蔗就会发疯了似地生长,见天拔节。
等到十月底,就成熟了。到时,就可以用甘蔗制作红糖了。花蕾决定,让梁相宜帮忙,在种植甘蔗的其他几个府城,提前买几架“糖车”送过来,帮忙昌通州的百姓制作蔗糖。
制作蔗糖的方法,其实比较简单,只需要将甘蔗洗干净,放进“糖车”进行反复压榨。
得到甘蔗汁,将甘蔗汁加热,蒸发多余的水分,最后便能浓缩得到红糖了。到时,昌通州的百姓就有一份新收入了。
虽然种植甘蔗的过程会比较辛苦,但是,收入也不会少。而且,等甘蔗能制糖了,以后西昌这边也有了红糖的供应,也会改善百姓的生活。
就像现在长凉州的百姓们,因为尝到了荔枝带来的好处,现在,都不需要衙署官员的催促,都自愿自发的在积极养护山坡上的荔枝果树呢。
在昌通州内停留了十几天,又看了看其他地方的种植情况,花蕾和容瑾才不疾不徐的回了府衙。
一回到府衙,花蕾立马就写了一封信给梁相宜送去,让她家船只去江南几个府城的时候,帮忙物色几架“糖车”过来。
没过几天,花蕾又收到了隔壁西安府鲍知府的回信。信里,鲍知府对于花蕾的爽快大方,平价售卖玉米种给西安府,他表示非常的开心。
而对于花蕾提出的采买或者交换西安资源的意见,他也给出了几个方案。最令花蕾心动的就是,西安府可以平价售卖高粱种子给西昌府。
在五谷中,高粱亩产量并不比麦子,稻谷高,但是,高粱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耐湿耐旱耐盐碱。
在西昌,地少土质差,又缺水,如果种上高粱,还是很适合的。虽说味道可能比米面差点,却堪称旱涝保收。
对于穷人家来说,高粱就是抗灾荒的活命粮。而且,在大盛朝,前世传统的“轮作制度”还不成熟。
同一块土地上,不同农作物,分不同季节轮换种植,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土地肥力的这个方法,在西昌很少有人知道。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