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这位刺史大人的福,那些平日里对靖南王有所不满的人物,大都已经集中到了刺史府。
而于成孝能调用多少军队,都已经摆在明面上,于成孝和他手下的幕僚却并不知道哪些人属于靖南王府。
将那些不听话的厢军收拾一通,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杀安定,把刺史府里的书呆子们一锅端,南方再无人能与靖南王对抗。
“王爷高明!那我们也不需要在意是否有探子探听水匪们的行踪,就放着让他们把军情传至虎骑营中好了。”
“官军自以为掌握了水匪的行踪,再次出击,反而会露出背后的破绽!”
“呵呵,此正是本王的战术,你们立即给赵老大传信,让他把兵力集中起来,但不要把咱们的计划说得太明白,只是暗示关键时刻有援军赶到便可。”
所有的谋士都没有意见。
在他们看来,水匪的作用就是牵制朝廷官军,等他们真的一统南方,这些水匪反而可能成为自己后方的威胁。
最好就是趁现在,让他们跟于成孝的手下拼个两败俱伤!
……
于成孝听到海追回报,知道陈家的车队已经来到安定城,其上载着大量的武器,不由得大喜。
他虽然没有采纳海追的献策,把大部分厢军留在了安定城附近,可心中也知道,只有两营将士南下算是冒险之举。
“快,立即开始给各厢军换装,向南方增援!”
“好哇,那些水匪皆是水道之上的地头蛇,但他们万万不会想到,咱们的援军这么快就从安定赶过去,必定能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海追借机建议道:“我们不必把消息通知前线,反而让他们太急切地盼着援军,进退失踞,反正援军到达之日,他们自己也就知道了。”
于成孝对此没有多想,既然海追如此说,那就这样做便可。
“此外,带领这么多厢军南下,必须要有有分量的官员坐镇,不能只靠着武将,下官愿为刺史大人分忧。”
“也好,就是辛苦海追你了。”
本朝以文制武乃是传统,哪怕海追自己不主动请缨,他也会派出一名官员主持大局。
海追得到了宁春的提点之后,直接放弃说服刺史大人改变主意,改为想办法让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他现在等于代替刺史本人坐镇于军中,真发生了什么事情,他就可以在军营之中主持。
极端之时,甚至连于成孝在安定传过去的命令,他也可以无视。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授,这也是兵书上所说,自己有足够的理由抗住于成孝的命令。
本地的厢军也是士气大振。
他们早就知道,自己在安定是为了等到新的军械,果然刺史大人没有食言。
这些可是禁军才有资格装备的军械,拿在手里,感觉都不一样了。
他们作为武人,也早就想着在战场上建功,虎骑营等先一步支援南方,可附着羡慕坏了,现在,到了他们大展身手的时刻。
海追把握人心的本领,远胜过于成孝,拿着刺史府的命令进行军营之后,很轻易就与将士们打成一片,而且折服了他们的将领。
海追让大家换装之后,立即出发。
虽说按道理,他们应该再花几天的时间熟悉一下新的武器,但是时间紧急,已经顾不得那些了。
……
常鹤万万不会想到,自己只是替刺史府传令而来,却真正地参与到了这场战事。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