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口打杂的小学徒看到林家母女三人,穿的破破烂烂,忙说道:“哪里来的叫花子,竟来这里讨饭,走走走!”
林娟然还没有被人这样叫过呢,当即觉得这家店不来也罢,正想拽着母亲走呢,医馆里走出一个年轻人,约莫也就十六七,身着一袭月白色衣袍。
“不得放肆,来着皆是有所病痛,怎能如此对待病者。”
年轻人看来是医馆的主事,虽然在训人,声音也不见严厉,听在林娟然耳中,反而非常温和。
那个小学徒低头闷声说:“柳师兄,我做错了,千万不要告诉师傅。”
“对不住三位了,请。”年轻人忙招呼三人进了医馆。
这家医馆名字是“济仁堂”,济仁堂已经经营了一百多年了,坐堂的柳大夫也是世代传承,灵寿镇上虽然有多家医馆,需要抓药的人大多来这家。
医馆里,柳大夫正在忙着抓药配方呢,最近天气热,拉肚子的病人比较多,正忙得焦头烂额。
“柳大夫,我们不是来看病,想麻烦看看这株人参怎么样?”林娟然拿出人参。
还在包药的柳大夫一看,立马停住了,从来没有见过品相这么好的人参了,人参主体粗壮,参须粗壮,并且很明显,挖参的人也非常专业,一根须都没有挖断,品相已是上佳。
自家保存好久的老山参,不过是这个一半左右大小,并且人参功效并不是按照大小来衡量的,这株人参足足是百年老参,足够上贡了。
柳大夫惊讶之余,也意识到自己必须要将这株人参买下来,济仁堂已传了好几代,虽有人参、麝香、鹿茸等好药材,可这样品相的却没有,留作镇店之宝,也是济仁堂的传承了。
这镇上并不是只有这一家医馆,柳大夫当机立断,近乎急切的问道,“不知姑娘多少银两舍得割爱?”
林娟然虽然心中知道这个山参的珍贵,可从柳大夫的表现来看,自己还是想的低了些,索性说道,“这是在家后山挖到的,如果诚心要买,不如柳大夫说个数吧!”
在古代,一场风寒是能要了人命的,与柳大夫交好,以后有个三灾六痛的总有个安心治疗的地方,林娟然只当是先用这株人参铺条路。
“姑娘既然如此爽利,那柳某也不藏私,二百两卖予我可好?”柳大夫医者仁心,看着母女三人虽精神很好,可是穿着实在破旧了些,直接在市价的基础上还增了些,老山参可遇不可求。
双方直接说定了价钱,柳大夫直接给了林娟然两张一百两的银票。
林娟然心想,这个年代竟然已经有了银票了,看来经济水平发展的很不错了,自己身处小山村,太缺乏见识了,得抓紧赚钱走出去才是。
和柳大夫告辞,刚进门时的年轻人将她们送出门,为了安全,林娟然还抓了三副药拎在手里,也是为了安全,毕竟三人都是女流之辈,如果因钱财被人盯上,下场可想而知。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