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缺将阿史那敏儿击晕之后,庆州城便成了囊中之物。
三日之内,西北四州重新回归,萧齐下令休整数日,却没曾想竟然等到了突施亲率十万大军兵临西北。
考虑到敌我双方兵力悬殊,且弹药不足,萧齐权衡之后,答应交出阿史那敏儿兄妹,而突施也信守承诺,选择了退兵。
一个月后,四州的政务总算是理顺了,留下部分人手固守西北四州,萧齐率领大军原路返回,来时披星戴月,归时慢慢悠悠,历时半月终于回到了益州。
在此期间,他去了一趟猩猩谷外的山洼,在自己曾经搭建窝棚的的密林后面,拜祭了早早安葬在此处的老四。
他拍着老四的坟头,给他讲述了他尚未看到的北面战场的情形,不知不觉已经是天寒地冻。
回到益州之后,萧齐见到了被接回来的蜀王妃母子三人,同时也见到了等候多时的天使。
皇帝下令,萧齐立即动身,限时五日内回京。
知道回去之后,必然会遭到皇帝的震怒,萧齐处理完手头上的事情,于第五日方才晃晃悠悠的回京。
临行前,萧景铭送来了萧齐交给他的益州大都督印信。
知道他是在担心自己回京之后的处境,萧齐当场拒绝。
看着萧齐离开的背影,蜀王妃摸了摸儿子的脑袋,喃道:“你九叔将身家性命都托付与你了,这份信任值得咱们家追随。”
十日后,萧齐在长安城外被禁卫当场拿下,随后打入天牢。
第二日重现万民请愿,皇帝置之不理,将萧齐押上殿,细数此子斑斑劣迹,种种恶行。
最终,萧齐被贬为庶人遭到软禁,等候突厥使臣和吐蕃使臣来京之后,再行定罪。
一月后,两方使臣到来,吐蕃自然要求赔偿,而突厥却一反常态,表示愿意将阿史那敏儿嫁给萧齐为妃。
皇帝权衡利弊之后,答应与突厥联姻,并当场恢复萧齐的王爵,萧鼎铩羽而归。
不日后,萧鼎自知大势将去,竟联合京畿武将起兵造反,打算逼迫皇帝退位。
同时,庆王府也遭到猛攻,萧齐一干人等不见踪影。
皇帝萧珩被逼无奈,只能立萧鼎为太子,统领朝政。
正当萧鼎在府中接受朝臣拜谒之时,长安城外竖起了庆字王旗。
萧鼎走上城楼,只见来人正是不见了踪影的萧齐,他身后跟着八岁的蜀王萧景铭和老三萧瑀。
二十万大军围困长安,萧鼎被彻底击垮,不得不退守皇城。
两方人马激战数日,萧鼎最终被萧齐亲手砍下脑袋。
在后宫沉迷于酒池肉林的萧珩,闻听萧齐起兵勤王顿时大喜,穿戴整齐之后坐在太极殿的龙椅上,等着萧齐等人拜见。
却不想,他没等到所有人的臣服,反倒等来了一张张厌恶的脸。
齐天奎浑身浴血,提着刀一步步逼近萧珩。
萧珩大骂,尔等难道要造反不成?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