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江朗声笑道:“此区区财物之事,何足挂齿?但观当下大魏,犹如一艘千疮百孔的航船,在波涛汹涌的江流中颠簸前行,每一处裂缝都是倾覆的隐患。阁下怎可仅着眼于这冰山一角呢?”
“求卢大人赐教!”
李景语气迫切,亟待解答。
“且让微臣浅析一二。”
卢江不掩自信,缓缓道来。
“自太武帝荡平梁国,统一天下以来,我大魏已享国运二百载有余。然而时至今日,国势渐显疲态,纵然圣上英明神武,亦难以从根本上扭转乾坤。”
卢江言辞恳切,仿佛执笔挥毫,一幅跨越时空的图卷在李景眼前徐徐展开。
“若在盛世,我大魏虽身染小恙,尚能勉力维持。但观今日四境,强敌环伺,怎能不令人忧心忡忡?”
“世人谈及威胁,多聚焦于鲜卑一族,对其祸害侃侃而谈,却鲜少论及他国。”
“然而,依臣之见,鲜卑以西,华夏以北,更有柔然虎视眈眈。此民族既能驰骋草原,亦能躬耕黄土,集南北之长于一身。”
“昔日幼苗,今已蔚然成林,假使有朝一日对大魏萌生异心,其患不可小觑。”
“东海之滨,存在着高丽与东瀛两国,表面虽向大魏称臣,内心却潜藏祸心,暗中学我魏朝政制,构建自家体制。一旦有人借大魏之兵甲,袭我软肋,局势将岌岌可危。”
“魏土之南,山越部落匿于崇山峻岭之间,其野性剽悍,较之鲜卑有过之而无不及,令剑南百姓苦不堪言。”
“幸而山越七十六部落各自为政,未能形成统一威胁。但假使某日山越诞下英主,合众部族,鲸吞象郡,岭南十三州恐将尽数沦陷!”
“更勿论,山越之畔有南越虎视眈眈,巴蜀西陲则是吐蕃雄踞;鲜卑北疆,金帐汗国铁蹄震颤大地,西域之遥,波斯异教徒以火为武,南越之南,室利象军所向披靡”
“此等强国,虽远必防,以防突如其来的侵袭。”
卢江言毕,李景汗如雨下,背生寒意,仿佛被无形之手扼住了咽喉,难以喘息。
这些忧虑,李景心中早有微澜,经卢江一语道破,方觉大魏似朽木置身狂风,摇摇欲坠。
论及地理,此世地图轮廓似地球,然面积、比例大相径庭。
东瀛、高丽之地,较之现实广阔无垠。
民族分布更是迥异,古华夏之患多源于北方游牧,而今大魏周遭列国环伺,不乏国力强盛者,超越大魏亦不在少数。大魏欲在这重重包围中屹立不倒,其难度远超古代华夏。
李景记忆中,辽东洲与地球亚洲颇为相似,其余大陆则更为奇幻莫测。
闻西方澜宇洲民能施法术,澜宇之南更有兽人之说,东至辽东乃无垠海洋,海妖之谜便源于此。
当然,这些超乎想象,乃至荒诞不经之事,李景眼下无暇顾及。
毕竟,华夏史册未载他洲民众大规模涉足辽东。
如今,摆在李景面前的首要课题,是如何让大魏在这辽东洲强敌环绕的险恶局势中,不仅求得生存,更要图谋壮大,乃至最终的征服之路。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