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后,严玉已经成为了大理寺的一把手大理寺卿,是有史以来最为年轻的大理寺卿。
前任大理寺卿一年前乞骸骨回乡。陛下对火药之事十分看重,将大理寺少卿葛书调至了兵部,成了兵部尚书,管理火药。
于是,严玉就成了大理寺卿,皇帝也曾多次问过严玉是否想要调转部门,以他的才仅仅是当一个三品的大理寺卿还是屈才了。
但是严玉都婉拒了,表示他愿意待在大理寺,世间不平事太多,他想管一管,不想让如原主、叶枫一般的人求助无门。
皇帝听到他的理由后非常感慨,多次向人夸赞其心性,对严玉更加倚重信任。
于晚现在也调离了大理寺,成了葛书的助手,做兵部侍郎。
当初陛下做此决定时,朝堂之上几乎吵翻了天,多少迂腐的官员怒斥这有违祖制,更有甚者还要撞金銮殿的柱子以明其志。
但是严玉师生三人都早有预料,两年前因皇后母家宁国公独女所嫁非人,夫婿为其嫁妆想要让她死于难产之事,向陛下进言女子也可继承爵位、家产自立门户的建议。
朝廷之上的官员和民间百姓家中唯有独女的不在少数,这个政策的实施虽然有些阻碍,但是最终还是成功了。
那些人受了这事的恩惠,对后来于晚成为兵部侍郎多有帮助,加上严玉和朱翊还例出于晚功绩,直言若是如此功绩,只因是女子都不能担任一个兵部侍郎,那么满朝文武功绩比不上她的不如回家种地去吧,说的反对之人哑口无言,只得认下了此事。
而在这三年间,经过朱翊的不懈追求,终于让于晚点头愿意嫁给他,但是不能影响于晚的官途。
朱翊欣喜若狂,在于晚答应的第一时间便去磨父皇下旨为他们赐婚,但是于晚仍然在仕途上可以有她的光明坦途,被皇帝没好气地骂了一句:“难道你以为孤会让一个肱骨之臣困于后院?”话虽这么说,还是为他们下了赐婚的圣旨。
在赐婚圣旨下达以后,于晚特意去找了严玉感谢其再造之恩,如今于晚早已独自开府,永昌侯府赵家其实来找过她,对她的身世旁敲侧击了一番,希望她能够认祖归宗,但是仍然不愿意放弃假小姐赵妍,毕竟赵妍已然和四皇子朱决有了谈婚论嫁的打算。
于晚如今可不是前世那个无依无靠的农家姑娘,她是正三品的兵部侍郎,连永昌候见到她,也要客客气气地唤一声:“于大人。”所以她直接对赵家来的人一顿嘲讽,根本没有回去的打算。
后面赵家有些拎不清的还打算拿于家夫妇和血缘关系威胁她,被她直接反击了回去。
于晚后来还特意进宫向陛下说明了此事,陛下初闻此事也是惊讶,没想到于晚的身世竟如此坎坷,对她的做法倒也理解。
如今于晚既是他的心腹,又是他的儿媳,他自然不可能让永昌侯府以这事打扰他,更何况,赵家还想留着那个假小姐嫁给四儿子,哪有这么多熊掌于鱼兼得到的好事。
于是皇帝安抚了于晚,给她赏了些好东西,让她不必管此事了,然后就对永昌侯府进行了敲打,对四皇子也说了这事,让他自己看着想怎么办。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