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向着星辰大海(1/2)
1939年,美国物理学家贝特通过实验证实,把一个氘原子核用加速器加速后和一个氚原子核以极高的速度碰撞,两个原子核发生了融合,形成一个新的原子核——氦外加一个自由中子,在这个过程中释放出了17.6兆电子伏的能量。这就是太阳持续45亿年发光发热的原理。
核聚变与当前核电站所使用的核裂变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重原子核通过某些方式分裂成一个以上的原子核,并且释放出能量,这个就是裂变。
两个轻核原子核通过某些方式,聚合成一个原子核,这个过程也会释放出能量,这个就是聚变。
核裂变与核聚变,都是元素的重组,核裂变是在高温、常压的环境下发生,有带来核辐射的风险,而且原料来源比例有限。
而核聚变需人为制造高温,一有意外停止供能,等离子体不复存在,反应随即停止,它既不产生核废料,辐射也极少。
地球上蕴藏的核聚变能远比核裂变能丰富得多,以氘为例,海水中就有45万亿吨,完全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因此被称为人类的“终极能源”。
在叶羽的前世,可控核聚变已确定为中国未来能源的唯一发展方向。有人说中国将因此颠覆现有人类的能源格局,在军事和国家战略安全层面破解马六甲困局,能摧毁石油美元,能让中国沙漠变绿洲,能让中国很多工业品造价极为低廉,粮食变得空前丰富,如果中国能将可控核聚变技术垄断的话,还出现聚变能源锚定人民币的世界货币体系。
在核能发展的漫长历程中,人工可控核聚变被誉为人类安全、高效、清洁的能源未来,如同太阳那般永恒燃烧的清洁能源是人类永恒不变的能源追求。
在这个世界上,叶羽总算在材料上解决了核聚变点火时间不足的问题,制造出了可持续的核聚变反应堆。
“接下来就是想着怎么让它变得小型化了……”
望着这庞大的工作设施,叶羽喃喃自语。
大汉八年,大汉王朝提前完成了“第一个十年计划”,全面实现了由蒸汽能源向电能的过渡,家家户户如今都普及了电能,千家万户都被白炽灯的灯光照亮。
期间民间有人捣鼓出了无线电技术,于是叶羽干脆就把包括“交换机技术”在内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所有的电子科技全都教授了出去。
从对讲机到固话,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远隔千山万水的人们如今只需要一个屏幕就能进行自由通讯,只需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就能买到心仪的商品。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