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大结局(1/2)
朱瞻基、解缙看到一排排新书,上书几个简单大气的大字。
《落花诗册》
两人全部都微微一愣,微黄的古色青藤纸,这是哪一位大书家的作品。
尤其是解缙作为朝堂上的数一数二的大才子,无论是书画还是创作诗词,素来是相当自负的。
永乐朝所有同僚无一是他一合之敌,横看竖看都是平庸俗子。
看到眼前的书法作品用笔爽利干净、中锋用笔、让笔画显得更为扎实、厚重、质感;露藏结合、起笔多露锋、收笔以藏锋顿式,呈现出左尖右顿的风格。
解缙轻轻捻动颌下短须、整个人几乎全部贴在上面,陷入沉思。
太孙从小就要练习书法,他的书法谈不上多出类拔萃,惊为天人、但是常年被所谓的经典法帖浸润、手上的功夫虽然谈不上多厉害,眼光却是被培养得越发刁钻、审美的标准在不断拔高。
太孙凑过去和解缙头碰头,不自觉出声道:
“这真是三叔的书法作品?三叔不是个武夫吗?”
眼中浓浓怀疑、不可置信。
从古至今,技艺的打磨,那一项不需要大量时间去浇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枯燥磨砺。
“眼前的楷书作品,结构严谨,每一个字恍若被精心雕琢、在严谨的基础上,又富有变化、避免过于工整,显得呆板无趣。”
太孙眼下闪现一抹深深忌惮,狗三叔隐藏得太深了。
解缙突然仰天长啸,“真书道宗师,我永乐朝果然是人才济济,自此,世人学书,眼中不再只有,魏晋小楷看二王、看欧颜柳赵苏黄米,还要加上一位赵王爷。”
解缙说的,是凡学书都绕不过的大山,这些人的作品,尤其是二王,乃是千百年被奉为的经典。
常学常新。妙不可言。
朱老三从外面回来就看到两人神经兮兮,在张望自己。
尤其是大侄子眼神不断张望,眼中布满疑惑、纠结、怀疑……
朱老三龇牙一笑,一巴掌拍在大侄子头上,嘿嘿笑道:“怎么了,有没有感觉,从今日起,才是第一次认识你三叔?我就是这么优秀,我就是一天天才,什么刻苦练习,我哪里有时间?服气不服气?”
太孙无奈一笑,憋屈得不行。
说话怎么这般气人呢?
常人刻苦也是达不到的功底,三叔随便写写就成了书道宗师。
朱老三的话,无疑是解开太孙的心结。
朱高燧要是真的偷偷刻苦练习,只能说这人素来隐忍,嘴巴很严,就等着的关键时刻,一鸣惊人,很腹黑的一人。
由书法类推到其他事情,几乎是不能细想的,朱老三隐藏得太深啦。
要是随便练练,太孙虽然无语,只能佩服这家伙的天赋才情之高,远远达不到忌惮的地步。
朱老三轻轻瞟了对方一眼。
微微一笑。
解缙陡然高呼一声,神情振奋道:“什么金陵大儒王谢堂前燕,不过尔尔,咱有赵王手书作品,大儒文会不过是徒增笑料。”
心中胜利的天平逐渐倾斜到朱高燧这边,原本赵王让他做挑战豪族底线的事情,让他也没那么无语反感了,是的,古人对真正有才学的人,是有一种天大、广博的宽容滤镜。
除此之外,两人依然沉浸在欣赏落花诗册,翻到最后,才发现朱老三,竟然还额外写了行书《七言诗》,更是让两人咋舌,朱老三不光是楷书写得极其老练、就连行书也是信手拈来,非数年苦工,非专职书家达到,可他明明不到四十岁,还要跟随皇帝北上打仗,哪里有这么多时间。
真,时间管理大师。
……
桃叶渡技术学院。
范金有入了火药系已有两三个月时间。
跟随一名容貌猥琐的汉子学习制作火药。
流里流气,眼神躲闪。
看起来就不是啥正经人。
一开始,他们这些人是表示拒绝的,虽然是落榜的读书人,但是也不能这么糊弄他们吧,从哪里找出来的人。
找到负责的管事,人家友情提示,中途放弃,之前的免费饭菜、住宿费用,要原价交齐费用才能离开,左右不过几百文,算不上多贵的费用。
他和其余人囊中羞涩。
带来的费用早就在备考途中花的一干二净,这段时间就是在码头打打零工,省吃俭用,不过攒了几百文。
偏偏学院有各种酒菜、点、心铺子,价格比外面的店铺稍微贵上一些,要是晚上练习各种技术累了,腹中饥饿,只能买点肉菜馒头包子点心,存下的钱早就花了干净。
哪里有钱交生活费。
且人的思想都是——来都来了,都学了快两个多月了。
咬咬牙!
、彭!
负责教授范金有等人的汉子,嘻嘻笑道:“成了!这要是把他埋在富……”
场中一块空地上,一块巨大的石头的中间部分,被一根铁钎扎进寸许 ,距离大约五丈,铁钎的中间绑上一根粗大的火药桶,乌漆墨黑。
淡淡硝烟味往天空四散。
淡淡硝烟味往天空四散。
范金有微笑侧着耳朵挪了过去。
那汉子果断闭嘴,干干一笑,“诸位学员,好好练习,我在家的时候哪里有这条件,火药随便造?”
范金有一脸审视看着他,总觉得这人不是啥正经人。
真是不知道赵王从哪个犄角旮旯揪出来的。
转身,狠狠拍了拍自己嘴,“自己真是瞎嘚瑟,好不容易才出来”。
等看到朱勇过来朝他招手,汉子更是如老鼠看到猫一般,干干一笑。
“早啊,大人。”
……
学院里的学员各个都精神抖擞,一开始是抵触接触所谓的匠人,总觉的自己是一个高贵的读书人,等把实打实的东西学到手,安排实习,到手的钱总是真的吧。
很多人陷入深深的怀疑之中。
这么多年的寒窗苦读真的对吗?
考上自然是人上人,皆大欢喜。
可要是没考上呢?
难道真的要一辈子待在房间中看看书吗,不事生产,荒废田地,哪怕是做一个街上的打烧饼的汉子,混口饭吃也比看书强啊。
这些务实、朴素的思想,开始像瘟疫一样,悄悄弥散在众学子当中,尤其是那些本来就家境贫寒的学子。
第一次对自己耗费数年在读书上,感到遗憾。
……
徐斌这段时间很忙,忙着将朱老三写的诗词作品给刊印出来,先印刷三千册。
本来还在犹豫,是不是有些多。
解缙专门过来吩咐道:“以往那所谓的大儒卖书法作品集,十来天就能卖几千册,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王爷的落花诗乃是仙品,劣品都能卖个几千册,懂?”
徐斌嘿嘿一笑,“懂了。少了。”
解缙本来已经离开,走了几步,又停在那里,回身道:“据说紫羊先生的作品作价一两,文会要一两,不知赵王爷打算将作品售卖多少?”
大胖小伙子伸出手指:“一百文。”
……
又过了三天。
王家那边总算将文会的时间给等定下来。
很快在金陵学术圈开始慢慢传播一则则小消息:紫羊先生将会在文会上推出自己最近推出自己热乎、刚出炉的全新书法精品,据称耗费数月磨合,最后在一刻钟之内,挥笔写出五百字。
吊足了众人胃口。
作为大儒,紫羊先生的治学心得,书法作品,极其受一些年轻学子追捧,尤其是那些还在苦求功名不得的落魄秀才之流。
很快这则消息传到技术学院那边,除了那些押题班的学子,一些专门攻科举路子的家境优渥的学子,其余落魄的学习各种技艺的学子,还在磨炼技艺,如打铁、机关术、医术……
甚至有些人已经渐渐沉迷在磨炼技艺中,如一些厨师系、炼铁系的学员在 学院管事的帮助下,已经开始在街道两边开始练摊。
已经在技术学院后面专门开辟的商业街小有名气,从早到晚的人络绎不绝。
且这样的人学什么技术,实践什么技术,直接变现的人不在少数。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