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老三这段时间很忙。
一方面他要忙着让朱勇去搜集一些书。
各种各样的书都行。
另一方面,他自己也尝试写一点小东西。
比如自然灾害如何处置等等。地震,瘟疫等等防护知识。
还把那些数学物理地理生物等书籍也都放在上面。
……
学院那边,最近气氛奇怪。
尤其是那些前来培训,八股文章到底怎么写富家子。现在一开始对这些人嗤之以鼻,一般学了这么多圣贤书的落榜失败者,竟然跑去学习贱业。简直就是丢读书人的脸面。
尤其是还有不少人在精心研究算学,更是让他们讶异,会算个账不就行了吗,有必要计算那么无聊的问题吗。
如一人从河南以三十里一刻钟的速度前进,另一人从湖北以六十里的速度前进,多久能相遇,你要干嘛,要当将军行军打仗吗?
可你明明已经放下身段,准备好好学个操持生存技能,马马虎虎混口饭吃,有必要把自己搞这么累吗。
不过,赵王决定建造一个图书馆的消息最后还是私下里在小范围内开始传播起来。
……
王家书铺。
王时庸看着里里外外的伙计在忙着刊印谢先生的书法作品。
身旁的管家欲言又止。
“有什么话说……”
管家低声道:“非是我说,若是一般科举做文章的书籍印了也就印了,谢夫子是大儒,总能卖出去。
无非就是时间早晚问题,谢夫子治学严谨,在金陵城中的门生故吏很多,到时候新书一旦开售,那些人不管是捧场,还是真的喜欢谢先生的作品,肯定是要买的。
可这书法,我是对书法不懂,可我知道爱看谢先生著作的该是读书人偏多吧,尤其是还在进学的年轻人。
他们需要是周正、古朴,规矩的楷书,小楷做文章,而不是这些龙飞凤舞的行书。
不合适。”
王时庸沉默一阵、他在王家就因为这事,被金纯、谢景行耻笑。
看来不光自己,就连跟随自己这么多年的管家也这么看。
王时庸慨然道:“有些字,大儒写就是书道精品、有些字,白身写就是糟蹋纸。”
还有后半句,若是将谢景行这三个字给挡住,这书法集还能卖得出去嘛。
“嗯,听你的,先印刷个几百本,如果、真的后续出现问题,算了……”
王时庸现在无论做什么,脑海中总会浮现一张络腮胡大脸,龇牙大乐。
随着崭新的书法集被摆放在台子上,倒是也有人来回翻看。
……
邸报社。
赵王让人将收集来的书,分门别类,做好小牌子可以方便人来寻找。
同时通过朱勇的汇报,他发现这段时间,前来学习的技术的学子和参加科举的学子似乎天然处在对立面。
互相都是看不上,有嫉妒和轻视。
朱老三是见识过民国弱清卑躬屈膝的样子,他清楚的知道,想要改变一个国家,只有改变人的思想,学习技术只能是勉强混个温饱,而远远救不了大明。
朱老三一直想让后世的百姓能向西方人一样,躺平悠闲,就需要大明达到空前的强盛。
他需要发展科学技术、解放人的思想。
军事技术、工业技术,发展的前提就是人才思想的觉醒,未来的大明永远不能是靠着科举选拔人才。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