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也是第一次觉察到赵王的想法。
赵王:“永乐朝是能彻底压榨他们的价值,攫取他们的每一分作用,可就是不成家,这件事,不能忍,不然到了大侄子这一代,怕是没有廉价的人口来奴役。有些麻烦。”
此话一出,就连朱棣都有些担忧。
“如之奈何?老三、姚师傅?”
朱老三:“不用担心,爹,之前江南一地,不是发生水灾?我采买雇佣很多年轻姑娘吗?”
“嗯,怎么了?”
朱老三捏着下巴,平静笑道:“有没有可能我来做个好人,给这些人可怜的姑娘安排一个家?”
“嗯?”
“程朱不是已经说了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来找人说服那些始终单身、不愿意娶妻的大龄男子,成立一家婚庆铺子,专门给他们牵线搭桥这些无家可归的年轻姑娘。
你看,两个问题都解决了不是,人口有了,也安顿好了那些外地女子。省得一个外地人在金陵生存,老被排外。”
朱棣点头,还是老三有办法。
“可、在这之前你不是说这些上年纪的读书人,痴心妄想要娶一些富家小姐吗,他们能甘心吗?”
“简单、外地的姑娘跟脚他们哪里清楚,我来安排一些管理户口的官吏,将她们户籍黄册统一挂靠在赵王府,以后赵王府就是他们的娘家,反正这些人无家可归。”
这一刻、无论是朱棣,还是朱瞻基都觉得他的身形无比高大。
好人啊。
“当然,这以后每年的月饼、春节的礼物、端午节,这些节假日肯定要置办一些礼物来赵王府的。”
朱老三开了一个半真半假的玩笑。
“为了防止这些人懈怠,我打算在桃叶渡办私学,就教教一些年轻的少年蒙童。专门选择一些德高望重的先生来教书。
这些读过书的人,尤其是吃过读书苦的人,他们一直认为自己的日子过得比较苦,一定是年轻的时候书读的不够多,吃了没有文化的亏。
所以一定会大价钱把自己的孩子送进私学去学习。
这个时候这所学校的区域,你猜怎么着?是能随便报名的吗?”
朱棣有些不太理解赵王是什么意思?
还是朱瞻基的脑子比较灵活:“三叔的意思是在这所学校的周围,凡是能够达到一定的条件,要么是财产,要么是功名才能入学?”
“没错,就是这个意思,大侄子真聪明。我打算在学校周围开设一些学区房。把价格炒得高高的,越高越是让那些人疯狂购买。觉得钱花的值。”
朱棣联系上下文,大致理解学区意思,应该是资格一类的意思,打断他的话,摇头一笑:“我知道你的意思,这确实是一个比较容易生财的办法,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些人能买得起吗?你将价格定的太高。”
“买得起?玩笑话!我当然要他让他们买不起!我可以让他们与桃叶渡学院签订一个贷款契约,付一半首付贷款30年这种,不行,30年时间有点长,假如这些大龄的书生现在30岁,我估计他可能都活不到60岁……”
朱棣:“……”
朱高燧摇了摇头,自顾自说道:“这样让他们的儿子也过来,买房贷款的时候,假如买房的人活不到60岁,还有剩下的贷款没有还清,剩下5年,这5年就必须由儿子还,没有儿子收回房子。”
虽然贷款这个词汇比较陌生。
他们几个还是能听懂的。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