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上岸海寇林卫唐(3)

作者:朝阳常照 返回目录
    洪武二十二年,南征大军从吕宋撤离。

    不过我却留在了吕宋岛上,还把我的家人接了过来。

    朝廷将吕宋列岛纳入福建行都司的管辖范围。

    设置吕宋卫,将原本的马尼拉城改造成了吕宋卫城。

    同时也在吕宋列岛上设置了其他卫所。

    为了方便管理吕宋列岛上新设置的卫所,还将福建行都司的治所,从2年前设置的台湾卫,迁移到了刚刚设立的吕宋卫。

    我所在的卫所,并不是吕宋卫。

    而是在我登陆的港口处设置的另一处卫所。

    当地人称这里为仁牙因。

    我们当初登陆的海湾也被称为仁牙因湾。

    不过,因为抗拒天朝大军,这里的当地人已经没了。

    朝廷将这处新设置的卫所命名为碧瑶左卫。

    名称自然来源于碧瑶山林里的那批华人后代。

    他们也被编入新设立的碧瑶卫,成了大明的军户。

    除此以外,周边还有碧瑶右卫、碧瑶前卫、碧瑶后卫等其他新设立的卫所。

    全都是由华人移民与当地土民一同组成的。

    只有碧瑶后卫在内陆,承担着与吕宋5卫陆路联系的重任,其余碧瑶4卫,都在吕宋岛北部沿海。

    朝廷大军撤离后,和我一样留在吕宋列岛,并把家人接过来的,只有1万多人。

    就算加上陆续接来的家属,也不超过5万人。

    虽然相比于先前留在吕宋列岛的干腊丝人,人数已经很多了,但也只能控制各岛沿海,以及内陆原本干腊丝人设置的据点,还不能遍布全岛。

    不过,这也没关系。

    南征之战结束后,经过统计,吕宋列岛上的原住民,总人口也不过40多万,还不及内地一座大型城市的人数。

    从洪武二十二年开始,朝廷便大规模向吕宋岛移民。

    仅在洪武年间剩下的几年,就移民了超过30万人。

    不但填满了吕宋5卫、碧瑶5卫的空缺,还继续设置了很多新的卫所。

    我们福建行都司不像关东和黑水都司,从唐朝时便被纳入版图,有渤海国和辽金元的旧名可以参考,还有前朝设置过的卫所名称可以照搬。

    吕宋列岛的很多地方对华夏来说,还比较陌生,不知道怎么命名。

    于是,朝廷也向泰西人学习。

    在内地原有的地名前,加一个“新”字。

    这也是历史上,东晋衣冠南渡时,曾经用过的方法。只是那时加的是“南”字。

    因为移民来吕宋列岛的,都是南方各省的无地、少地农民,而南方各省之间、省内各地之间,方言差距极大。

    所以,朝廷对吕宋列岛的移民,都是按照籍贯安置的。

    新设立的卫所名称,也就参照了这些移民原本的籍贯。

    很快,吕宋列岛上,便出现了诸如新闽卫、新广卫、新客卫、新潮卫之类的卫所名称。

    随着移民的增多,朝廷颁布的法令也逐渐通行全岛。

    “凡蒙古、女真人,听与中国人为婚姻,务要两相情愿,不许本类自相嫁娶,违者杖八十,男女入官为奴。”

    这原本是朝廷在北方消灭伪清后,为加快民族融合而推行的法令。

    收复交趾以后,为了防止交趾再次脱离中国,将安南人也列入其中。

    此时,吕宋土人自然也被列入其中。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

本站推荐: 闪婚顾少有点甜 黄龙梁璐 长生的我,每日增力一百斤 兽御天下 大米白面管够?我苟到平推敌寇! 小可怜是白月光,江医生意外捡回家! 苏澈 鹁鸽胡同 透视狂兵在山村 穿越大周,这里居然以肥为美

把明朝放在清朝位置上的那些事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只为原作者朝阳常照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朝阳常照并收藏《把明朝放在清朝位置上的那些事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