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近代化改革的同时,暹罗、越南这两个华人统治的藩属国也开始了近代化改革,开始了工业化,并影响到了柬埔寨。
南洋地区的苏禄、浡泥两国,以及归西域都护府管辖的缅南、缅北两国,也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影响。
至于原本在英国治下的印度土邦,就更不用说了。
然而,朝鲜这个距离明朝京师最近的藩属国,由于地处北方,又受到明朝庇护,没有任何西方列强侵略,因此一直没有进行改革。
在中国和日本都开始了近代化改革之后,朝鲜便沦为工业产品的倾销市场,国内的大米、大豆、棉花等农产品也被廉价收购。
这导致朝鲜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同时,西方人不断到来之后,天主教也在朝鲜传播并流行。
万历十二年(1860年),朝鲜东学道创立。
“东学”之名,与“西学”对应。
东学道,也是朝鲜融合了儒教、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宗教,主旨是提倡东方之学、与西方天主教相抗衡。
从创立之初,东学道便被朝鲜官府当作“左道”、“邪教”,严加禁止。
但通过一系列宗教宣传,东学道还是在地下迅速传播,并提出了“惩办贪官污吏”、“斥倭斥洋”的口号,迎合了朝鲜的贫苦农民,影响力极大。
万历十六年(1864年),东学道创始人崔济愚被斩首示众。
此后,崔时亨继承教主之位,完善了东学道的教义体系和组织系统,并不断在地下发展东学道势力。
而朝鲜官府则恣意迫害欺压东学道徒,东学道徒常遭到逮捕,财产也被地方官员、吏胥掠夺和没收以饱私囊,使官府和东学道之间的矛盾愈积愈深。
万历四十五年(1893年),东学道在朝鲜各地不断举行集会,展开了“教祖伸冤”运动,要求官府为其教祖崔济愚平反、承认东学道的合法地位,并驱逐在朝鲜的外国人(中国人除外),甚至公开揭起“斥倭洋倡义”大旗,但却被朝鲜官府以软硬兼施的方式强制解散。
在这样的情况下,东学道只剩武装起义一条路可以走了。
1894年,万历四十六年。
正月初十,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
三月二十,起义军占领白山为大本营,捣毁官衙,开仓济民。
三月廿五,起义军在白山举行大会,提出“白山倡义”。
倡议提出“弗杀人,弗伤物”、“忠孝双全,济世安民”、“逐灭倭夷,澄清圣道”、“驱兵入京,尽灭权贵”四大纲领,表示要“拯百姓于涂炭,奠国基于磐石;内斩贪虐之官吏,外逐横暴之强敌”。
东学军纪律严明,规定不准吸烟、不得奸淫妇女、不能损坏农田,违者严厉惩处,对于两班、吏胥、地主、土豪则十分严厉。
因此,东学军深受百姓爱戴,所到之处,朝鲜官军节节败退。
四月廿八,东学军攻占全罗道首府全州城。
不久,便席卷了朝鲜全国五分之三的土地、拥有十多万武装力量。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