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南洋风波,内部隐忧

作者:朝阳常照 返回目录
    万历三十四年(1882年),受“黄祸论”影响,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华人被“淘金热”吸引到美国,美国害怕华人人口数量太多,从而动摇美国社会白人的主导地位,因而出台了《排华法案》。

    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限禁外来移民的法案。

    针对美国出台的《排华法案》,大明国会自然也会通过相应的《排美法案》,将大明控制范围内的美国人驱逐出去。

    尤其是北极都护府、南洋都护府发现金矿的地方,以及檀香宣抚司。

    由于受到西方“黄祸论”及其背后“白人至上主义”的影响,在大明控制范围内,尤其是华人聚居区,也不可避免的,会针锋相对的出现华夏人种的种族主义——“华夷之辨”的进阶版。

    同时,也会出现反对西方中心论、构建东方世界新世界观的声音。

    个中详情,稍后细说。

    除了与明朝一直处于战争中的俄国、与明朝互出排斥法案的美国,在“万历印度战争”中战败之后,作为西方世界的霸主,英国也一定不会甘心。

    即使明面上一团和气,但他们还是会在暗地里对付中国,比如:收买明朝官员、扶植买办阶层、培植西方代言人,宣扬西式民主思想、鼓动中国国内民变、资助反对势力……

    他们收买和扶植的人当中,有以东林党为首的、对朝政不满的旧派文官,有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破产的、被他们扶植起来的买办阶层,也有想要推翻君主制、实行西式民主的新兴资产阶级……

    当然,在原先的历史上,明朝锦衣卫能在“万历朝鲜战争”中发挥刺探军情的作用,在这个时空,同样也可以发现这些暗地里的动作。

    但朱翊钧却不如他爷爷朱厚熜狠辣,没有以铁血手段处理掉这些人。

    这也给后来的大明,留下了隐忧。

    除了在大明国内搞小动作,在大明周边,南洋地区的藩属国,以及开始“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英国同样也会扶植反华势力。

    南洋地区,历来是各种文明交汇之地。

    佛教、印度教都曾传到这里,但最终的主导地位的,是伊斯兰教。

    在原本的历史上,满清对南洋地区不感兴趣,加上满清自己就十分抗拒华夏文明,因为害怕被同化,便对华夏文明大肆破坏,因此,自然不会往外传播华夏文明。

    而原本历史上下南洋的华人,由于在南洋地区不是统治阶层,只能被迫接受这里的西方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统治,不但无法传播华夏文明,甚至连保留自己的传统文化都十分艰难。

    但在这个时空的南洋地区,却和历史上不同。

    在郑和下西洋之前,明朝便十分重视南洋地区,还将南洋地区建立的华人政权册封为土司,开启近代化改革后更是设立了南洋都护府,加强了对南洋地区的管控。

    而南洋地区的华人土司,也在积极推广华夏文明,为了增加自己的“长官司”数量,不断从国内吸引华人移民,并对当地土著进行同化,将自己直接统治的地方治理得如同内地一般,还在不断开拓地盘。

    南洋地区的大部分地方,都是信仰伊斯兰教的。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

本站推荐: 陆川林倾默 洪荒武祖传 大师姐给娱乐圈的亿点震惊 我的排球社 杨东莫婉君 姜令月姬元泽 转生成Ai,回答问题就变强 宿梧寒殷冽 叶宛月夜天灏 重生港岛:女神都别跑

把明朝放在清朝位置上的那些事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只为原作者朝阳常照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朝阳常照并收藏《把明朝放在清朝位置上的那些事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