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君臣之争(6)疑案

作者:朝阳常照 返回目录
    万历二十一年(1869年),朱翊钧打算将皇长子朱常洛、皇三子朱常洵、皇五子朱常浩一并封王,内阁首辅王锡爵密奏朱翊钧,请由皇后抚育长子,如此长子就是嫡子。

    对于王锡爵的建议,朱翊钧没有回复。但这个密奏的建议很快便被泄露了出来。

    由于王锡爵的建议中提到了一直以来被朝臣们忽视的皇后,于是,众人纷纷指责王锡爵阿谀顺上。

    因此,王锡爵无奈请辞,而朱翊钧也收回了三王并封之命。

    万历二十六年(1874年),“第一次妖书案”发生。

    一个自称“燕山朱东吉”的人写了一篇《忧危竑议》,以传单的形式在京师广为流传。

    文中采用问答体形式,专门议论历代嫡庶废立事件,影射“国本”问题。

    此文一出,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

    朱翊钧看到《忧危竑议》后,大为恼怒,可又不想把事情闹大,不好大张旗鼓地追查作者。

    于是,下令逮捕曾经上疏请立皇长子为皇太子、指斥郑贵妃的樊玉衡和戴士衡,以“结党造书,妄指宫禁,干扰大典,惑世诬人”的罪名,将他们分别谪戍广东雷州和廉州,草草结案。

    万历二十九年(1877年),朱翊钧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同时,立皇三子朱常洵为福王、皇五子朱常浩为瑞王、皇六子朱常润为惠王、皇七子朱常瀛为桂王。

    至此,这场长达15年的“国本之争”,以朝臣们获胜而告终。

    而这场“国本之争”,一共逼退四任内阁首辅和十余名部级官员,涉及中央及地方官员人数达300多位,被罢官、解职、发配充军者达100多人。

    但事情至此还没完。

    万历三十一年(1879年),“第二次妖书案”发生。

    一份题为《续忧危竑议》的揭帖,一夜之间,出现在上至宫门、下至街巷的京城各处。

    就连内阁大臣朱赓的家门口,也发现了这份类似于传单的东西。

    书中假托“郑福成”为问答,指责郑皇贵妃意图废太子,册立福王朱常洵为太子。

    朱翊钧得知后,大为震怒,令东厂及警察总署立即搜捕造书者。

    由于《续忧危竑议》中,指名道姓地攻击了内阁大臣朱赓和首辅沈一贯,说二人是郑皇贵妃的帮凶,二人为了避嫌,只得待罪在家。

    而此时的内阁大臣只有三人。朱赓和沈一贯都待罪在家后,只剩沈鲤一个人主持内阁工作。

    因此,内阁首辅沈一贯指使钱梦皋,诬陷内阁大臣沈鲤等人。

    这也让更多人参与进诬告中,引发了一场大狱,牵连了许多人。

    一时间,京师人人自危。

    五天后,东厂和三法司的会审始终不能定案,朱翊钧震怒,下诏责问会审众官,众官惶惶不安,都想要尽快找到一只替罪羊。

    十天后,替罪羊皦生光终于出现。

    皦生光生性狡诈,专门以“刊刻打诈”为生。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

本站推荐: 秦萝厉薄川 谢齐 殷寿 阮妤谢北辰 罗宣赵公明 晏慕云霍云苍 孔梦寻 大明:老朱,来,算一挂! 重生神医:从实习生到顶级院士 齐玄泽

把明朝放在清朝位置上的那些事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只为原作者朝阳常照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朝阳常照并收藏《把明朝放在清朝位置上的那些事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