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6年,万历十八年。
随着大明西域都护府的设立,西北叛乱也被彻底平定了。
英、法两国见无法再争取到利益,便与明朝签订条约,各自将澳大利亚、新西兰殖民地、英属锡兰和英属印度、法属印度割让给了中国。
但俄国却依旧不同意将阿拉斯加等太平洋沿岸的殖民地割让给中国。
于是,明朝与沙俄之间的战争,在中亚地区继续。
此时,俄国的农奴制改革和军事改革也已经完成,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且拥有500~600万的庞大军队。
在明朝被关西叛乱牵制住精力之时,俄国还在中亚地区和额尔齐斯河(鄂毕河)流域修建了大量的碉堡线。
因此,哪怕明朝修通了去往浩罕、额尔齐斯河的铁路,西北之战,也不会那么快结束了。
但这也不一定是坏事。
接下来近50年的时间里,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除了中日“甲午战争”,明朝不会遇到任何战争。
那样一来,军队承平日久,或许就失去了战斗力。
而在西北地区与沙俄的战争,可以锻炼明朝新军的战斗力,积累战场经验,培养经历过实战的老兵和军官。
再加上戚继光留下的“战场轮换”制度,可以让西北战场成为一个现成的实战练兵场。
从内地通过兵役制征召的优秀士兵,从军校通过军科科举考试选拔的军官,可以被源源不断的送到前线,经历实战锻炼。
日积月累之下,不但让明朝组建了一支600万人的常备陆军,还积累了超过3000万拥有实战经验的退伍老兵。
如果加上海外华人土司和各藩国的军队,这一数量将更多。
甚至,中国将近8亿左右的人口,再配合工业革命以后的生产力,如果全民动员,可以轻松征召出上亿军队,并配备充足的武器,只不过没有这个必要罢了。
国防部在各地征召士兵以后,都是优中选优,才会送到新式陆军、海军中服役,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新军军人的。
而戚继光留下的军纪,也让中国军队成为世界上纪律最严格的军队,深受百姓爱戴。
因此,在此时的明朝,军人的地位得到了提高,民间“好男不当兵”的观念也消退了下去,在服兵役时被选入正规军,被视为无比光荣的事。
在明朝设立西域都护府以后,中国名义上的领土面积,也达到了史无前例的4000万平方公里!
本土的两京三十省,面积达1500万平方公里。
北方一京十五省分别是:北京顺天府,辽宁、白山、黑水、漠北、漠南、漠西、关西、西藏、青海、甘肃、陕西、山西、山东、河北、河南。
南方一京十五省分别是:南京应天府,浙江、福建、海东、海西、缅甸、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西、淮西、淮东。
南洋都护府成立后,暹罗、越南、柬埔寨、苏禄、浡泥这些藩属国和海外华人土司一起,纳入南洋都护府的管辖。这些藩属国有100多万平方公里的羁糜领土。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