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改革稍成,大战将起

作者:朝阳常照 返回目录
    张居正的制度改革,虽然影响力很大,但还是有其局限性。

    在明朝,内廷、外廷有两套机构,并且完全对称。

    外廷有内阁,内廷有司礼监;外廷有三法司,内廷有东厂、锦衣卫;外廷有派往地方的总督、巡抚,内廷也有派往地方的镇守、守备太监……

    张居正的改革,只能改革外廷,内廷他无权插手。

    别说是张居正,就算是此时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也没有权力改革内廷机构,必须等皇帝朱翊钧亲自改革。

    此时的朱翊钧,也不过十几岁年纪。

    在他即位之前,张居正便在南京开始了近代化改革。

    因此,在他即位之后,专门为他讲经筵的翰林学士,教给他的各种学问中,不但有原本的儒家经典,还有各种先进的科学知识。

    在培养朱翊钧的过程中,张居正也将近代化改革的内容教给了他,还让他知道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产生的各种新奇玩意儿,让这位少年天子对近代化改革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再加上,张居正在外廷的改革,已经将各种改革人才都培养了出来。

    等朱翊钧亲政以后,改革内廷制度,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不仅仅是内廷,张居正的制度改革,还有很多地方并没有改到。或者说,是他故意绕过去而没有改的。

    在军队上,有皇帝直辖的、包括锦衣卫在内的亲军二十六卫,有勋贵掌握的南、北两京的京营没有裁汰;

    在法律上,并没有禁止人口买卖、废除奴婢制度,《大明律》中的连坐、罚入教坊司等,也还没来得及取消;

    在地方上,在撤销西藏都统使司之后,虽然往西藏省委派了巡抚,但也没动西藏地方的“噶厦”制度……

    这就导致,内阁派出的西藏巡抚,不但要监督西藏省级议会和西藏省政府,协调西藏国防分部、司法分部与西藏省政府的关系,还要监督统治西藏大部分地方的“噶厦”。

    而原本任西藏都统使、挂征西将军印、统领驻藏明军的北京勋贵,便卸下了这个职责,专心统兵。

    五军都督府,原本是用来给掌握兵权的勋贵或武将安排虚职的。虽然没有实权,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

    改革成军府之后,变成了只要通过军科科举,在新式陆军、海军中任职,或者在总参谋部之类了部门任职,就能进入。

    而勋贵虽然还是可以担任军务大臣,但却依旧只是虚职,只能掌管京营,不能指挥新军。

    好在勋贵中也有认识到旧军已经落后于时代的人,并没有太过反对。

    由北京勋贵挂征西将军印统领的驻藏明军、由黔国公沐昌祚挂征南将军印统领的海西明军,还在他们的支持下,整编成了新式陆军。

    而亲身经历过鸦片战争的南京勋贵,更是主动改革,将南京京营也改造成了新式陆军,只是不归陆军部管辖。

    与勋贵无关的明朝卫所兵,包括防备沙俄的北军精锐,包括守护东南沿海、西南边境的南军精锐,全都被整编成了新军。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

本站推荐: 飞机上闪婚,被厉先生甜宠到爆 官场:宦海鸿途 云见 苟在仙侠世界 农家种田:我有一座物资回收空间 齐白 技能增幅一万倍,你拿什么跟我打 重启1978 婚了头 方源

把明朝放在清朝位置上的那些事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只为原作者朝阳常照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朝阳常照并收藏《把明朝放在清朝位置上的那些事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