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鸦片战争(6)战后

作者:朝阳常照 返回目录
    在南京城下僵持半年之后,明朝依旧态度十分坚定,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就是不与英军和谈。

    消息传回英国之后,其国内的反对之声也逐渐大了起来。

    英国国内也不是铁板一块。

    英军劳师远征却又徒劳无功,就算继续打下去,也只是空耗军费、徒增伤亡。

    而明军在与英军的战斗中,不管是明朝官兵,还是民间义军,却都越打越多、越打越强。

    再加上,封锁中国出海口、阻断东西方贸易,对其他与中国贸易的西方国家来说,也是一种损失,他们也会给英国施加外交上的压力。

    因此,英国国内很快便有人提出结束这场军事行动。

    而在明军攻占马六甲海峡、切断英国远征军的补给之后,结束战争,就已成定局了。

    得知后勤运输线被断,原本就看不到获胜希望的南京城外的英军,不等戚继光率南洋华人土司的蒸汽舰船回来,便撤离去了澳大利亚。

    东南沿海持续了近四年的鸦片战争,总算结束了。

    支援缅南、缅北两国的明军,也得到了充足的后勤物资,开始发挥出真正的实力。

    东南沿海的北军精锐,有序的撤回北部边境,继续防备沙俄。

    而南军精锐,稍事休整之后,便被派往缅甸西征。

    戚继光也率领南洋土司之兵,反攻英国的印度殖民地。

    巧合的是,就在嘉靖四十五年(1842年),英国从印度派往阿富汗的侵略军,也惨遭失败。在“喀布尔大撤退”中,16500人的英军,仅数人活着回来。

    一时间,印度的英国人人心惶惶,纷纷逃离。

    印度可是英国在海外最重要的殖民地之一,一旦被中国占领,不但会损失鸦片贸易中的利润,还会让英国失去一个巨大的原材料供应地和产品倾销地。

    最终,英国不得不承认失败,派出使者,表示愿意赔偿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损失,请求明军撤出印度,停止武装冲突。

    而明朝打了四年的战争,也是人困马乏,经济最繁荣的东南沿海,更是千疮百孔。

    见英国主动提出赔偿中国的损失,从没在战胜之后获得过赔款的明朝也很惊奇,没想到战争胜利后还能获得战败方的赔款。

    在中国古代,发动战争向来被视为穷兵黩武,从没听说战胜后能获得赔款的,就算是两宋时期给出去的岁币,与此时英国人提出的战争赔款也并不相同。

    于是,便同意了与英国进行和谈,看他们能赔偿多少钱。

    至于朱厚熜在英军第一次北上后说的反攻英国本土,此时的明朝也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1843年,隆庆元年。

    八月十五(10月8日),明朝与英国在缅甸仰光府,签订了中英之间的第一份条约——《仰光条约》。

    《仰光条约》中,只规定了两件事。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

本站推荐: 全民:你帝国时代?我赛博天庭! 苏墨 风雪持刀人 庶女重生:毒女倾天下 错嫁成婚:全能夫人飒爆了 惊!清冷美男非要给我当老婆 青梅难哄,木头将军哭唧唧求复合 重生名门世子妃 战阎林怡琬 萧衡

把明朝放在清朝位置上的那些事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只为原作者朝阳常照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朝阳常照并收藏《把明朝放在清朝位置上的那些事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