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君臣之争(2)继位

作者:朝阳常照 返回目录
    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规定: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但是,这里的“兄终弟及”,指的是同一个父亲所生的亲兄弟之间。

    如果是不同父的堂兄弟继位,不但会破坏皇位一脉相承的原则,而且会让原本当过皇帝的伯父成为“绝户”。

    别人不说,就是现在大明地位最崇高的人——皇太后张氏,就不会同意这样的情况出现。

    而朱祐樘作为中国古代帝王中一夫一妻制的典范,只有张氏这一个妻子,朱厚照也没有亲弟弟。

    因此,“兄终弟及”这一条,在这里并不适用。

    朝臣们在与太后张氏商议之后,想到了另一个方法——过继。

    过继,是中国传统宗族观念中的一种收养行为。当一个家庭需要后嗣时,从宗族或其他亲属中收养一位子女,以维持祭祀香火或继承产业。

    在中国古代的宗法体系中,过继是经常出现的情况。

    不但在平民百姓中经常出现,在皇家也经常出现。

    历史上,宋朝的宋仁宗赵祯,就是因为没有子嗣,过继了同宗堂侄赵曙为子,继承了自己的皇位,是为宋英宗,后来还因为赵曙对生父赵允让的名分讨论,发生了“濮议”。

    东汉的建立者、汉光武帝刘秀,也是为了加强自己皇位的合法性,将自己过继给汉元帝刘奭为子,与自己的亲生父亲刘钦斩断了父子关系。

    所以,只要从大明皇族中挑选一个孩子,过继给明武宗朱厚照或明孝宗朱祐樘,就可以让他以朱厚照或朱祐樘之子的身份,继承皇位了。

    按理说,过继是不用看顺位继承关系的。

    就像宋高宗赵构,是宋太宗赵光义的后代,但从宗族中过继养子时,却是从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中,以比自己低一辈的孩子中选择的。

    所以,只要是皇族宗亲,哪怕不是朱棣的后代,都是可以过继过来继承皇位的。

    不过,因为这次的过继并不是在朱厚照、朱祐樘生前进行的,而是由臣子选择的,为了防止被人质疑,只能从与朱厚照、朱祐樘亲缘近的宗族中选择。

    明宪宗朱见深,一共有14个儿子。

    除了继承皇位的朱祐樘,以及他早夭、绝嗣的6名兄弟之外,在正德十六年还在世的,或者留下子嗣的,只有兴王、益王、衡王、寿王、汝王、泾王、荣王7支了。

    其中,第一代兴王朱祐杬已经逝世,只留下朱厚熜一个儿子。

    而第一代寿王朱祐榰、汝王朱祐梈、泾王朱祐橓虽然还在,但子嗣也非常艰难,后来都因为无子而除国了。

    只有第一代益王朱祐槟、衡王朱祐楎、荣王朱祐枢的子嗣还算繁盛。

    但可惜的是,不管是哪一支,都还没有第三代出生。

    因此,朱厚照没有亲侄子可以过继给他做养子,来继承他的皇位。

    朝臣们只能退而求其次,从第二代中过继朱厚照的堂弟、朱祐樘的侄子,给朱祐樘做养子,以继承大统。

    内阁首辅杨廷和在与皇太后张氏商议后,决定选择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朱厚熜继承皇位。

    由于这是内阁杨廷和私自与张太后商议的,引发了一些朝臣,尤其是六部官员的不满。

    兵部尚书王琼认为,益王朱祐槟长子朱厚烨素有贤名,并且是成化帝朱见深的孙子、弘治帝朱祐樘的侄子中年纪最长的,比朱厚熜还大9岁,按照《皇明祖训》里“兄终弟及”的原则,也应该是将他过继给弘治帝朱祐樘。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

本站推荐: 苏妖娆兰奕修 池怀泮宁尧 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 桑眠陆时韫 重生九零的幸福生活 江亦池擎 交易过后,仙子黑化逼我吃软饭 精灵:叫你高考,你掏出个修改器? 胡玖 三天后全家穿书,开局逃难养反派

把明朝放在清朝位置上的那些事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只为原作者朝阳常照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朝阳常照并收藏《把明朝放在清朝位置上的那些事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