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外的其他太平洋岛屿,诸如所罗门群岛、马绍尔群岛、马里亚纳群岛等,在19世纪70年代以前,就算被西方殖民者发现了,大多也没有被殖民。
只有西班牙,曾经占据了关岛、马里亚纳群岛等地。
但是,在失去马尼拉总督区之后,也不需要再维持太平洋航路了,便直接放弃了。
因此,太平洋上的群岛,最终都被华人土司占据了。
至于澳大利亚、新西兰,还是和历史上一样,被英国人占据了。
澳大利亚虽然早在1606年便被西班牙人发现了,并被荷兰人登陆过,但他们却没有到达澳大利亚的东海岸。
直到1770年,英国人发现澳大利亚东海岸之后,才在1788年占领了澳大利亚。
而新西兰同样被英国人于1769年发现后,在1777年建立定居点。
等到下南洋的华人到达澳大利亚、新西兰时,那里已经被英国人占据了,英国人也不允许他们在那里组建华人土司。
华人晚来了一步,澳大利亚、新西兰便没能成为大明的羁糜领土。
正德五年(1786年),垄川宣慰司在第二任宣慰使的带领下,与荷兰殖民者多次爆发战争,最终攻破了荷属巴达维亚。
荷兰东印度公司结束了他们在巴达维亚将近两百年的殖民统治。
垄川宣慰司占有了整个爪哇岛,并将治所迁移至巴城。
同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占据槟榔屿,并建立殖民地,开始将殖民势力往东南亚地区渗透。
随着与南洋地区交流的不断加深,大明对马来语的翻译需求也逐渐增多。
正德六年(1787年),四夷馆增设翻译马来语的南洋馆。
同年,英国向中国派出使臣。但在路上病死了,没能到达中国。
正德十四年(1795年),英国占领荷属马六甲。
至此,荷兰殖民势力被完全逐出东南亚。
同时,葡萄牙人在东帝汶的殖民地,也卖给了华人土司。
因此,在马六甲海峡以东,已经没有了西方殖民者的身影。
整个南洋地区,都被密集的华人土司挤占了。
只有马六甲海峡中的马六甲城、槟榔屿,是英国的殖民地。
在这个时空,由于东南亚不论是中南半岛还是南洋群岛,都已经被华人控制了,所以英国殖民势力并没能往东南亚开拓。
但也正因为英国人堵到了马六甲海峡门口,并在马六甲海峡以西,从印度到南非,到处都建有殖民地,所以华人土司也没能往印度洋开拓。
双方以马六甲海峡为界,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澳大利亚、新西兰虽然没能被华人土司控制,但英国人想要过去,总要通过马六甲海峡,也总要途经华人土司控制的地方。
所以,双方之间,直到鸦片战争以前,都一直处于一个和谐的状态。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