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九年(1687年)秋,喀尔喀蒙古内战爆发。
土谢图汗突袭札萨克图汗部,将札萨克图汗沙喇抛入水中淹死。
1688年,永乐十年。
正月廿五,土谢图汗之子噶尔亶台吉,杀死噶尔丹胞弟多尔济扎卜,噶尔丹发兵东征喀尔喀蒙古。
八月,噶尔丹率军3万,越过杭爱山,进攻喀尔喀蒙古游牧地区。
土谢图汗仓促迎战,初战失利。
随后,噶尔丹乘势击溃车臣汗和扎萨克图汗两部,掠夺土谢图汗和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牧地,迫使喀尔喀蒙古诸部迁往漠南。
此时,准噶尔部内部发生分裂。
曾经的僧格珲台吉之子,策妄阿拉布坦、索诺木阿拉布坦、丹津鄂木布均已成年。
噶尔丹让人毒杀了索诺木阿拉布坦,并试图谋杀策妄阿拉布坦,但没有成功。策妄阿拉布坦开始逃亡。
在此过程中,朱棣时刻关注着漠北战局。
喀尔喀蒙古内迁后,朱棣让人在漠南都司妥善安置了他们。
十一月,朱棣命正使太监郑和、副使王景弘等,统率三万余人,驾海舶六十,出使欧罗巴。
有前朝留下的《坤舆万国图》这幅汉字世界地图,现在的明朝,对世界各地都还算了解。
船队中,还带了数百名书手、数十名翻译。这是为了收集世界各国,尤其是欧洲各国的书籍,并翻译成中文。
朱棣听说,前朝皇帝曾经组织人手,编纂过一部《大典》,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只是现在大部分都已经失传了。
他在北京时,也看过残存的部分《大典》。
因此,朱棣打算重新编纂一部这样的《永乐大典》。
并且,不但要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还要将全球各地的所有典籍,全部翻译中文,收录进新的《永乐大典》里。
此后,还增加了重新绘制世界地图,记录世界各国的情况,给世界各国都按照他们各自的语言重新命名的任务。
这些任务,只去一次欧洲,是不可能完成的。
即便郑和此去,带了这么多人,还要花长达三年的时间,也不可能一次就完成,需要去好几次。
当然,此时出发去欧洲的郑和也不会想到,等到他回国时,大明又多了一块领土。
1689年,永乐十一年。
朱棣命太子朱高炽在南京监国,自己前往北京。
到北京后,朱棣派淇国公丘福率十万大军,出兵漠北,征讨噶尔丹。
临行之前,朱棣对丘福反复叮嘱,一定要谨慎。
八月,丘福兵至漠北。
然而,他却不顾朱棣的叮嘱,撇下大军主力,率千余骑兵孤军深入。
噶尔丹见状,不断示弱引诱。
明军之中,李远、王聪等将发现不对,劝谏丘福,并极力反对孤军深入,可丘福却一概不听,当先率军疾驰。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