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的奏报还没到达京城,满清顺治、孝庄母子,却先一步到了。
“罪妇孛儿只斤氏,携幼子爱新觉罗福临乞降,听凭大皇帝陛下处置!”
奉天殿外,两人跪伏于地。
一人仅为幼童,跪在地上抹着眼泪。正是八岁的顺治帝。
另一人则是一名三十多岁的中年妇女,一边安抚着身边的幼童,一边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呼喊着同一句话。
这位样貌平平的中年妇女,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帝王的孝庄太皇太后了。
不过,在这个时空,她是做不了太皇太后了。
就连康熙都不可能出生。
甚至,他们现在想要活命,还要靠朱元璋的恩赐。
原因无他,只因为他们是失败者,成王败寇罢了。
“罪妇孛儿只斤氏,携幼子爱新觉罗福临乞降,听凭大皇帝陛下处置!”
跪在奉天殿外的广场上,孝庄一遍又一遍,诚恳的重复呼喊着这一句话。
这是礼部定下的投降仪式。
不一会儿,就有官员捧着圣旨,从奉天殿里出来,站在台阶上,居高临下的宣读皇帝的决定。
朱元璋并不知道,原本历史上的顺治年间,满清大肆屠戮他的子孙。
因此,对福临的处置,与他在原先历史上对蒙元皇族买的里八剌,以及陈汉末代皇帝陈理、明夏末代皇帝明升的处置一样。
封为归化侯,并赐居京城。
孝庄恭恭敬敬的接过圣旨,看了看依旧在抹眼泪的儿子。
对宣读圣旨的官员说:“罪臣母子有心向化,愿与前尘做了断。不知能否请大皇帝陛下赐姓?”
此时,奉天殿内,朱元璋和群臣正看着顺治母子献上的传国玉玺。
这当然不是从秦朝传下来的那块传国玉玺,而是元朝的。
是林丹汗败亡以后,他的儿子额哲母子向皇太极投降后献上的。
皇太极也据此建立了清朝,并完成了对漠南蒙古的征服。
没想到,风水轮流转,皇太极的儿子福临母子又向朱元璋投降,并将其献给了朱元璋。
“陛下,归化侯老夫人愿与前尘做了断,恳请陛下为归化侯赐姓。”
宣读圣旨的官员回到殿内,说出了孝庄的诉求。
朱元璋一听就明白了她的心思。
这是在向他表明自己和儿子与前尘往事做了断的决心呢。
朱元璋也有意利用顺治母子在女真人和蒙古人中的影响力,便遂了他们的心愿,赐福临姓金。
对于盛京城里,主动投降的八旗眷属,朱元璋都是这样处理的。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