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一,明军主力渡过黄河,向北挺进,一路势如破竹。
七月廿三,明军抵达天津。
自恃兵强马壮的多尔衮,并没有像历史上的元顺帝那样,见明军到来便逃出关外去。
相反,他率领10万清军主力,来到天津,与20万明军主力对峙。
七月廿五,大战正式开始。
刚一交手,多尔衮等满清统治者便已经知道,眼前的明军并不好打。
激战三天后,徐达摸清了清军实力,派出偏师,想要截断清军后路,将10万清军全歼于关内。
消息传来,吴三桂临阵倒戈,清军战败。
七月三十,多尔衮放弃北京,往关外撤退。前后仅五十四天。
原本,李自成放弃北京时,就破坏过北京城。
多尔衮离开北京时,北京城再次迎来了毁灭性的破坏。
入关时浩浩荡荡10万八旗青壮,出关时只剩一半不到。
眼看夺取天下无望,多尔衮也不再约束军纪。
八旗兵刚吃了败仗,便将怒火发泄到了沿途的百姓身上。
在撤退途中遇到的百姓,也不管有没有剃发,直接掳掠。带不走的人尽皆屠戮,拿不走的物全部焚毁。
好在清军撤退仓促,且后有追兵,这才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
徐达率领明军,一路追击到山海关才停下。
“大将军,副将军,伪清断后部队已全部歼灭!”
就在徐达、常遇春站在山海关长城上,看着北逃的清军,以及追击的明军时,有士兵前来禀报。
“传令,结束战斗,让大军退回山海关内休整。”
徐达看着北方一望无际的辽西走廊,下达了退兵的命令。
虽然,徐达也和明军士兵一样,对沿途百姓的遭遇感到十分愤慨。
但经过这7天的大战,明军已经完成了既定的战略目标,将清军赶出了山海关。
接下来,就是剿灭李自成、张献忠,彻底平定关内了。
有长城的阻隔,关外的满清对大明来说,已经构不成什么威胁了,灭亡是迟早的事。
徐达拍了拍坚实的山海关城墙,叹道:“也不知前朝是个怎样的朝代,能够修建如此雄伟的长城、构建这般严密的防御体系。”
“这样的长城,没有几十年的时间修建,是无法形成规模的。倒是便宜了我们,直接拿来就能用了。”
常遇春看着眼前的雄关,也笑着附和道:“何止眼前的长城?”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