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再拒风骨传

作者:林二虎 返回目录
    第133章 再拒风骨传(1/2)

    第二日,秦刚叫上蒋叔夫妇,正准备要去秦家庄接上秦观一同前往菱川书院,出门前却遇上了匆忙赶来的金宇,说朝廷又来了宣赞舍人,到了高邮军衙就问秦观与秦刚是否还在?得知未走便是松了口气,便说赶紧通知俩人一同来军衙听旨。

    金宇是负责前来叫上秦刚,另一边也安排了其他人去秦家庄通知秦观。

    秦刚到了军衙,因为秦观还没有到,还不能面见前来宣旨的宣赞舍人,只能在外厅等候。

    待秦观赶到,那边的舍人才便通知他们进入正厅正式接旨。

    第一道旨意是给秦观的,内容居然是,经御史刘拯弹劾,原左宣徳郎、杭州签判秦观,在国史院编修《神宗实录》一书中,多有“随意增损,诋毁先帝”之处,现已查实多处实据。且据皇城司查证,秦观在离京前后,多处咏诗作词,对外散布对朝廷不满及消极对抗之辞。现数罪并罚,贬为处州监酒税。

    处州,便是需要从杭州再向南,后世被称为丽水的地方。即使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它的境内还有通不了高铁、高速公路以及火车的县城,尽管能有各种优越的自然条件,也解决不了交通不便带来的经济落后,更不要说是在一千多年前的今天。

    自隋开始,处州便为南荒之地。

    而在这个地方监收酒税,可别以为这是照顾秦观而安排的一个闲逸工作,而是专门针对有抱负官员的一种脸面上的羞辱——毕竟,这样的一座经济落后的中下之州,就算是有酒税,一年又能收上来多少呢?

    秦观虽然早在永城看到邸报时便已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但是在真正听到自己再次被贬官的消息之后,仍然是面如灰土般地跪拜谢恩,并接下了旨意。

    “秦刚听旨!”

    紧接着,宣赞舍人开始宣读第二份旨意,这是朝廷对于永城平叛的奖赏。

    单州的威勇厢军哗变叛乱后,周边各地先后各种十万火急的军情求援发往京城,政事堂里一阵忙乱,可是就在还未商定由谁自哪里带军平叛之时,又接到了来自永城知县发来的“平定叛乱”捷报。

    捷报中详细讲述了秦观、秦刚等人如何在得知消息之后毅然急奔永城、之后又如何视死如归地夜袭敌营,最终大破千余贼众的惊人战果。而这一切,又有来自徐州支援厢军的证实,以及正在被被押往京城的叛军余酋都可以当面供述佐证。

    永城大捷的战果过于惊人,政事堂核对再三才得以确信。

    但是最终却在奖赏中玩起了春秋笔法,将运筹帷幄的秦观完全忽视,而刻意地将功劳全部放在了秦刚的头上,特将秦刚的官阶再度提升了两阶,竟到了比秦观还要高的正八品通直郎,同时,取消了原先昌化知县的差遣,宣其回京候用。

    这应该是想要直接给其授以京官的待遇。

    想必在这样的旨意出台背后,想要分化拉拢秦刚的心意昭然可见。

    虽然听到永城大捷的封赏旨意中并无自己的姓名,不过秦观显然对这样的结果早有预料,而且这些功劳能由自己的弟子承下,不仅可以免去了与自己一同南贬之程,又能够以此获得回京任用的机会,这当然应该是他所希望看到的结果,秦观的眼神里瞬间又清晰明亮了许多。

    这时,宣赞舍人在将第二份的旨意全部宣读完毕之后,正等着秦刚的谢恩之声。

    谁知,军衙正厅中却迎来了一阵的寂静之声。

    舍人还以为秦刚听到这样的旨意内容后高兴坏了忘了规矩,便提醒道:“秦刚请接旨。”

    而此时的秦观却在内心闪过一丝不安,暗道不妙。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

本站推荐: 少爷,夫人的白月光也回国了 李保田 苏秋月 朱克清 重生:从追求彪悍美女同桌开始! 慕颜楚靳城落笙 姜承 我天命皇子,诸天臣服很合理吧 诸天:系统赐我,无限金手指! 谢怀瑾

风流大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只为原作者林二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林二虎并收藏《风流大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