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章 怀璧之罪

作者:林二虎 返回目录
    第09章 怀璧之罪(1/2)

    林武功手捻颏下之须,开口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

    秦刚明白,林教授这是在考察他对于经书的熟悉程度。幸好这一个月来,一直在对之前曾经背过的经书进行复习强记,这些简单的记忆之功暂时还难不倒他,于是赶紧开口接上: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这是《中庸》里的句子了。

    林武功点点头,又问道:“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当以何解?”

    秦刚暗忖,这是在考察他对于孟子的“性善论”的理解了。

    正巧在徐夫人所送他的秦观旧书中便有一本是《孟子》,就在这段说的那页纸上下,记下了秦观当年的学习与理解心得,此时也来不及多思考,便做个现成的文抄公,便把秦学士的观点直接搬出来用用:

    “学生认为,孟子所称有‘不忍人之心’,可以具体分为四端:一是恻隐之心,乃仁之端也,君子知仁便知如何静处;二是羞恶之心,乃义之端也,世人知义便知如何退守;三是辞让之心,为礼之端也,众生知礼便知如何进取;四是是非之心,是智之端也,士子知智便知如何动察。而对于这人之本性四端,孟子还提出了四种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来应对,也就是,以静对恻隐之心、以动对羞恶之心、以进对辞让之心、以退对是非之心。”

    其实对于人性善恶之辩,一直是宋代儒学探讨的热点。无论是持性善论的秦观、还是无善无恶论的苏轼,彼此之间并无根本性的分歧,重要的是对于心性的修养方法的思考。

    秦刚前面对于经义上下文的对答,只是反映出他对于背诵内容的熟练程度,但是这里对于孟子性善论的理解,倒是令林武功有了一点小小的意外。

    “嗯,仁智礼义,对上静动进退,你这秦家小郎,果然大有思想,马伯文教出了个好学生啊!哈哈哈哈。”林武功听得非常地高兴。

    马伦见其有心看重秦刚,便顺势说道:“秦刚你们下月就要开始学写策论了,你可知林教授当然在国子监里,可以素以策论而闻名的,如果他若肯指点你一二,那可是强过我不知要多少倍了。”

    秦刚哪里是听不懂话之人,赶紧上前给林武功行礼拜谢。

    林武功也不推脱,反而乐呵呵地受了这一礼后,再对马伦说:“你这学生将来定有出息,我也不会掠人之美。老师还是你来做,只是指点一些策论文章的事情,我是可以帮着照应照应。今后若是有做得不错的,可以送去我那看看。好啦,今天过来已多有打扰,此番便告辞啦!”

    林武功虽然是马伦的同学,但毕竟也是地方的学官,师生二人不敢怠慢,连忙将林教授一路从正门送出。

    此时便要经过前面的学堂了,有人认得出那是军学的教授,又见秦刚与夫子一道相送,不免又是一阵窃语。

    那张徕的眉头已经锁成了一个井字,积攒多年的风度与涵养,此时也已接近于零值了。

    张徕阴沉着脸走回家,进入自己的书房之后,再也无法绷住情绪,忍不住将桌上的笔墨砚台茶盏杯盘噼里啪啦地摔了个满地碎片。下人也是吓得大气不敢出,半晌才小心翼翼地进来收拾干净。

    不一会儿,张盛财听闻儿子心情不好,便赶来:“我儿这是怎么了?是谁能把你气得如此这般?”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

本站推荐: 许大茂情满中外 林峰 玺爷少夫人又去爆马甲了 夺舍圣主的我穿越到了小马宝莉 都穿越当王妃了,嚣张一点很合理吧 高维投影 刘浪白筱蝶 男人不折腰 被读心后,满朝文武瑟瑟发抖 穿越后系统让我对付重生大佬

风流大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只为原作者林二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林二虎并收藏《风流大宋》最新章节。